厦门有“饿了么”、“美团外卖”等5家网络订餐平台。 “你绝对不敢在此吃饭,却经常点这里的外卖!”这样的尴尬,说的就是当下流行的网上订餐。今年7月24日,本报曾就此发出《只设厨房不能现场用餐无堂食外卖“净”是问题》的报道。 一个好消息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周紧急约谈了5家网络订餐平台企业,要求平台企业把好“证照关”,尽快提供“入网”餐饮单位的相关信息,利于日后监管。 厦门晚报讯(记者 高金环) 现象 网上订餐渐流行 听着时髦吃着没底 最近几个月,当下流行的网络订餐方式彻底改变了上班族冯女士的生活。 每天下班,冯女士不再风风火火赶去菜市场买菜,然后再回家做饭,而是利用坐公交车的工夫,拿出手机,点开网络订餐类App叫外卖。到家没一会,外卖也就送到了,全家人吃完后还不用洗碗。最让她感觉有动力的是,网上叫餐比直接去店里吃省钱,因为叫餐类App正在“烧钱”培养市场,叫餐都有“红包奖励”,少的一两元,多的八九元。一家三口,花上20几元,就能吃顿米、菜、汤齐全的晚饭。 冯女士感觉到这股“订餐风”不但搅动了消费者,带进来的商家也越来越多。她家附近的中小型餐饮店纷纷加入进来,一家经营东北餐馆的老板告诉她,市民越来越不愿意进店吃饭,不加入进来生意没法做,而加入网上订餐行列后,她忙得只好亲自骑着电瓶车送餐。 “其实,网络叫餐听着时髦,吃着心里没底!”市民李女士说,虽然她也偶尔网上订餐,但能少吃就尽量少吃:“店里的卫生状况不知道,是否证照齐全不知道,是否用了地沟油还是不知道,这样的饭菜吃起来,确实会让人心不安。” 幕后 消费者信息不对称 相关部门“监管难” 李女士的担心不无道理。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我市主要有5家网络订餐平台在运营,有的订餐平台中,参与的餐饮店多的达5000多家,少的也有1000多家。这其中不排除一些“隐形餐厅”,也就是本报曾报道的“无堂食”类餐饮店,为了能上线运营,有的“无证上路”,有的盗用证照违法运行。而第三方网络订餐平台由于缺少政府权威信息的支持,只能接收到来自入网经营者主动上传的证照信息,难以一一核实审查。 对于“无堂食”餐馆的乱象,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也就是说,按照目前实行的规定,要想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原料加工处理贮存场所、经营设备设施及布局加工流程等必须符合相关规定,不符合规定的将不予行政许可。但实际上,对于那些潜藏在社区的“无堂食”,也需要行政执法部门及环保部门来介入,具体如何落实监管,依旧是个头痛问题。 |
相关阅读:
- [ 12-01]网络订餐,你应该知道的“四项注意”
- [ 11-28]问政泉州食品安全 网络订餐如何保障“舌尖安全”
- [ 11-24]网络订餐 整顿
- [ 11-24]福建整顿网络订餐 坚决取缔“黑作坊”
- [ 11-24]福建省部署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清理整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