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自贸试验区的高位上,厦门看着世界地图,把生意做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去。 ——《光明日报》 厦门市将从更广领域、更大开放度、更高层次上,加快推进投资贸易环境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再创对外开放新优势。 ——《经济日报》
市民在厦门自贸片区选购进口酒水饮料。(记者 张奇辉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张小燕 崔昊)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建设,是国家扩大开放、深化改革“试验田”,也是美丽厦门发展战略的“助推器”,是厦门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孵化器”。随着厦门片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不断深化,业务创新不断拓展,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既惠企又惠民,得到中央媒体的广泛关注。连日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连续刊发文章,盛赞厦门片区建设。 历史上,厦门曾是“闽海关第一口岸”。如今我省正致力于打造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核心区,厦门片区理应是先锋。11月18日,《光明日报》头版刊发文章《厦门:看着世界地图做生意》,介绍厦门借自贸试验区建设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创新做法和推动企业“走出去”与“海丝”沿线地区投资合作的良好势头。今年8月,全国自贸试验区开出的首条中欧、中亚班列“厦蓉欧”,满载着厦门ABB、冠捷、厦工等知名品牌从厦门片区缓缓驶出,途经成都,叠加蓉欧快铁,经阿拉山口出境,到达波兰罗兹,实现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两大战略建设的“无缝对接”。文章指出,站在自贸试验区的高位上,厦门看着世界地图,把生意做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去。 促进投资便利化,推动企业“走出去”。《光明日报》这篇文章说:“厦门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生产基地、工业园区、参与港口建设……厦门正在积极探索建立对外投资合作‘一站式’服务平台,对一般境外投资项目和设立企业实行备案制,探索个人境外投资制度创新,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企业和个人赴‘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的融资窗口和综合服务平台。”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厦门片区紧紧围绕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示范区的目标,把制度创新放在首位。“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创新的新高地。”在11月19日《经济日报》题为《厦门释放自贸区改革红利》的文章中,引用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王蒙徽的话说,下一步,厦门市将抓住机遇,对接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从更广领域、更大开放度、更高层次上,加快推进投资贸易环境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再创对外开放新优势。 《经济日报》的这篇文章,报道了厦门片区揭牌以来,在促进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发展、商事登记改革、对台交流合作等取得的成就。厦门探索出的“一照一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复制推广。截至目前,全省通报的109项创新举措中,厦门片区有52项,其中18项全国首创、复制并拓展的16项、复制的18项。同时,厦门片区融资租赁、跨境电商、平行汽车进口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和拓展。如今厦门市民已切实感受到自贸试验区带来的便利,企业也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政策红利。 |
相关阅读:
- [ 11-20]厦门自贸片区进口食品企业翻倍 同期增长约114%
- [ 11-19]福州仓山推动新区与自贸区建设 南台岛建设四大平台
- [ 11-18]对接"一带一路" 厦门自贸区片区18项举措全国首创
- [ 11-04]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启动跨境电商保税进口业务
- [ 11-04]闽自贸区引进580多家跨境电商企业 厦门引进13架飞机
- [ 11-04]杨岳调研自贸区建设:积极创新实践 加快环境建设
- [ 11-03]自贸区福州、平潭片区首批“进口直通”货物通关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