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展区的毛笔琳琅满目。
真墨就是好,书法爱好者现场试墨。
两岸专家交流古画复制技术。
西泠印社的小清新印章。
台湾艺术家在展馆现场画达摩。
毛笔质量如何,可以当场试写。
美术作品展吸引观众。
文房四宝展区生意红火。 厦门日报讯(记者 陈思宇)昨日,为期3天的“2015首届海峡书画艺术产业博览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闭幕。 此次博览会由市文化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文联、厦门日报社、海峡书画艺术产业协会共同主办,由中国书法出版传媒、张伯驹潘素文化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共有来自京、沪、鲁、皖、浙、陕、鄂、赣、闽等省市和台湾文创交流协会旗下会员企业、台湾艺术研究院以及美国、韩国、厄瓜多尔、冰岛等地的200余家机构、300多位海内外艺术家带来上万种作品和产品参展。现场成交及签约总金额突破5000万元大关。许多与会嘉宾认为,该展已成为东南沿海首个高规格的书画艺术产业专业展。 两岸名企、大咖联袂登鹭 博览会成书画艺术交流前沿阵地 此次博览会可谓品牌荟萃、名家集齐、精品迭现。百年品牌西泠印社集团、一得阁、朵云轩,书画界的领军媒体中国书法出版传媒、书法报、美术报和全国美术类图书出版社三强之一的江西美术出版社以及中国文房四宝代表性产地的安徽宣城、江西文港的企业一同展现。展会期间,两岸相关文创机构、企业签订了十多项战略合作协议,使本届博览会成为一次各地书画界交流合作的盛会。 此次博览会还构建了更广泛的交流模式。本次博览会力邀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聂成文、台湾著名画家刘国松等业界人士举行“两岸同根、书画同源”论坛,进行产业发展思考的两岸对话。而西泠印社鉴宝大师叶子、韩经世的免费鉴宝,国家级制笔大师李小平、齐笔大师朱长春、“台湾蜡笔王”王建民等现场献艺,受到书画爱好者的热烈追捧。 台湾著名现代水墨画家洪根深表示:“在两岸交流日益亲密的今天,两岸书画艺术产业也期待着更多‘碰撞’”。同时,中国书法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李世俊认为,本届博览会建立的以书画产业为媒介的交流合作平台,将对两岸的文化传承和艺术传播方面带来深远影响。 产品一再售罄 成交五千余万元 有望成两岸书画艺术专业展标杆 此次博览会的一大特色就是立足“市场反哺艺术”的办展思路。主办方通过充分发挥媒体传播优势和行业协会的资源优势,精心组织策划、宣传推广、牵线搭桥,使本次博览会成为了书画作品和文房四宝产品的交易会、订货会,实现了产销对接,多方受益。 在组委会的努力下,博览会现场交易活跃。西泠印社的各色印泥印章断货,只能从杭州邮寄;江西美术出版社展出的书画被一扫而空;泾县的宣纸被成箱订购;在安徽宣砚文化展位和西安碑林博物馆,价格数千、数万元一件的砚台、名碑拓片也不乏买家;价格不菲的台湾故宫文创产品也备受欢迎,高仿书画精品也被抢购一空。 3天的展会中,现场交易及签约总金额突破5000万元。对此,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聂成文表示:“想不到博览会首次举办就达成如此好的成效,实在令人振奋,让我看到产业的希望。”亲自来厦并发布一得阁墨汁“泡腾片”的一得阁有限公司董事长孟繁韶也认为,中国的书画艺术市场正在盘整期,需要更多类似的优质展会为产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此次展会助力帮扶优质品牌,以市场成效说话的做法受到品牌企业的一致肯定。只要组委会继续精心培育,假以时日,博览会有望成为两岸书画艺术产业专业展的标杆性展会。 【花絮】 一得阁 为真墨正名 展会第三天,一得阁集团董事长孟繁韶发了一条微信到朋友圈,里面写:“这个厦门的老爷子每天都来一得阁展区,试墨后才知道用了一辈子假墨,今天又来,说非要写正品一得阁解气,一口气写了好多。”展会结束时,一得阁带来的墨汁全部卖光,就连试墨的书写台也被人当场买走。孟繁韶再发朋友圈称:“我爱厦门!”厦门人受假墨之害已久,不过根据北京一得阁和厦门日报社书画院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以后,在厦门日报书画院就可以买到正品一得阁了。 杭州画院 带来“清新”风 相比许多书画作品的浓墨重彩,来自杭州画院的9位画家带来的36幅画作却犹如一股“清新”风吹进博览会。这36幅画作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画风淡雅,笔触轻盈,颇具江南特色。比如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缪宏波的花系列作品,花骨柔嫩,充分留白;还有“奔马”系列的阳帆画作,轻墨之下骏马奔腾,却又很是轻盈。这些画作与有“清新”之名的福建、厦门十分切合,深受市民喜爱。 “厦门消费者很识货” 参展商点赞:逛展市民都是精准客户 记者 刘筠 “好看好用又实惠,来逛这次展览真是赚到了!”一位从同安特意到岛内逛展的书法爱好者由衷地告诉记者,他在展馆里欣赏字画,临近闭馆了才想起要挑选毛笔,不过,幸运挑到了性价比极高而且很好用的毛笔,赞不绝口。 为期3天的海峡书画艺术产业博览会昨日落幕,场馆内随处可见满载而归的市民——一刀宣纸、数支毛笔、一方砚台、几盒墨汁,有的举家前往,有的与同好一起,在细细品味各个展馆之后,他们度过了一个“后双十一”周末,并且文化艺术味十足。 珍稀史料赢得懂行者点赞 厦门每年都有各种大型文化艺术类展会,但如此专注于书画艺术的却可谓前所未有。西安碑林博物馆此次特别从库房中挑选出极少展出的重磅级名碑拓本运送到厦门,吸引众多书法爱好者流连驻足,仔细品味,就连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聂成文都忍不住购买了许多,装满整个旅行箱。被称为“民国四公子”的张伯驹先生是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他的传奇故事在张伯驹潘素文化发展基金会展区,以连环画的形式展出,令人心生敬佩。令部分市民期待的西泠印社专业鉴宝活动,14日上午在展馆内举行,西泠印社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的两位专家,为捧着各种藏品而来的市民耐心鉴宝、讲解。 朵云轩的名家字画、杭州画院的画家力作以及西泠印社两位书画印俱佳的社员作品等,更让“懂行”的市民禁不住称赞。 文房精品唤起市民购买欲 见过购买食品先闻再买的,可是有一位有趣的阿姨,在购买墨汁的时候也是这样——她让销售人员先打开让她闻,确定了是让人舒服的墨香后,点点头:“确实对,是这个味!” 一得阁此次来厦门,带来了墨汁“全家福”,50种不同类别的墨汁都深受市民欢迎,到昨日下午,从北京运来的墨汁已经全部售罄,“中国四大名笔”齐笔制笔大师朱长春现场演示制笔工艺、各路名家挥毫试墨,也让一得阁聚集了不少人气,就连试墨的画案都被市民看上买走。西泠印社的印泥深受市民欢迎,第二天下午就有好几种印泥卖到断货。数百元的平价印章销路也不错,精美的字帖备受青睐。 此外,安徽胡开文古艺徽墨、宣砚以及江西文港、安徽泾县的各种品牌毛笔、宣纸,物美价优,让人忍不住出手购买。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不少市民都是几刀、十几刀地购买宣纸,甚至动用小推车将“战利品”搬回家。安徽泾县宝林斋的吴老板忙个不停,开心地说:“厦门的消费者很识货、很大气!” 文创衍生品让人爱不释手 作为书画艺术全产业链的专业展会,此次海峡书画艺术产业博览会汇集了创意十足的艺术衍生品,中国书法出版传媒集团、江西美术出版社、书法报都带来了各具特色的衍生品。 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台北故宫馆藏书画正版复制品,精湛的复制工艺令人啧啧称赞,据称,最受市民喜爱的《清明上河图》1:1复制品,售价过万,被一位家住鼓浪屿的先生当场买走;其他精美又平价的复制画作、字帖也很热卖。同样来自台湾的现代彩墨画家余胜芳擅长画钟馗、达摩,并将其画在器皿和T恤上,别具特色,尤其当又高又帅的余胜芳当场作画时,总能吸引众多观众驻足细看、啧啧称赞。一位台湾参展商由衷地说,此次来逛展会的市民都是“精准客户”,没有闹哄哄的现场,但来的却都独具慧眼,他表示对于厦门市场颇有信心。 【声音】 茶香翰墨相互交融 在本次海峡书画艺术产业博览会上,不少市民都发现,逛累了还可以在台湾臻印、西安碑林、一得阁等展区内喝上一杯上品的岩茶或铁观音。这正是博览会的一大创举,将好茶与艺术展相融合。一起来看看茶商们怎么说。 走进书画爱好者生活 武夷山市通仙茶业总经理胡建全:此次与墨中名牌一得阁联袂展示,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结合,而且相得益彰。通仙只选正岩产区的茶叶原料制成茶品,更能展现各色岩茶的滋味。所以,这次合作可谓茶香翰墨相互交融。一得阁带来最正宗的好墨,我们也带来了好岩茶,让人们一尝正宗的武夷韵味。希望不仅能够得到展会上各方来客的认可,未来还能走进更多书画艺术爱好者的生活中。 传统配方寄托乡愁 厦门梅记茶业总经理王双客:一开始,此次博览会“两岸同根,书画同源” 的主题就深深地打动了我。因为“梅记”自清末创办起,就与海峡相关。一方面,梅记很早就频频在海外获奖;另一方面,对于许多生活在海峡对岸、海外的人们而言,这也是一种乡愁的寄托。梅记的铁观音只用安溪西坪尧阳地域茶山的原料,一直坚持着传统配方和制法。希望这种代代相传的“音韵”,和此次博览会一样,成为两岸人士文化交流、文化认同的一个符号。 以茶为媒沟通两岸 印象大红袍(厦门)茶业总经理胡玉清:在本次博览会上,我们与西安碑林博物馆进行了结合展示,两者可谓渊源颇深。碑林博物馆藏有众多国宝级的碑刻。他们通过精心拓印,让更多人可以临习古人笔法。而我们此次重点推广的“十二宴”岩茶,原料来自母树大红袍分支培育而成的茶树,再用武夷岩茶精湛工艺制成,也是希望让更多人感受母树大红袍的风韵。我们希望以茶为宴、以文化为宴,招待两岸书画艺术精英,使之成为两岸文化的一个重要契合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