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记者 陈泥 通讯员 薄小超)网站上宣称“台湾原装进口”的阿里山茶,实际上却是在泉州分装的,而且连生产日期都没有。“双十一”将至,网购消费投诉再次激增。昨日上午,江头市场监督管理所根据消费者提供的线索,对我市销售进口食品的几家网商进行检查,现场查扣一批无生产日期的进口茶叶,货值10028元。 “连生产日期都没有,真不知道这保质期是怎么算出来的!”江苏消费者杨女士近日向我市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称,她在天猫商城某品牌旗舰店购买的“台湾原装阿里山高山精选茶叶”,虽然标注产地为台湾,但产品包装上却没有规范的中文标签,也没有标注生产日期。 根据杨女士提供的线索,江头市场监督管理所执法人员找到位于万翔国际商务中心3号楼内的这家公司。现场检查中,该公司现场负责人承认,他们销售的茶叶是由台湾购进后在泉州进行分装,再进行网络销售。执法人员发现,茶叶罐上标注的地址是该公司的注册地,但与其目前的办公地址不符;而且,其所售的阿里山茶、梨山茶和乌龙冻顶茶等产品,均只在包装罐上标明了产地为台湾,却未按规定标明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和联系方式,而且茶叶的生产日期也不见踪影。 经清点,执法人员对该公司仓库内三个品种共计74罐台湾茶叶予以扣留,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延伸】 网购进口食品隐患多 在去年的“双十一”网购狂欢中,进口食品就已成为各大电商竞相争夺的热门品类。记者调查发现,天猫在去年“双十一”前12天的预售时间里就售出50吨进口海鲜,相当于一个沃尔玛超市两年的销量。但是,以“安全”为标签的进口食品也有“不安全”的隐患。 “进口食品存在真伪难辨、标识混乱、退货难等多种隐患。”执法人员说。目前网络上销售的进口食品,大致可以归为三类:第一类,产地在国外,由国内经销商粘贴中文标识并在国内销售,外包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二类,原料由国外厂家生产,国内厂商进行包装和经销,包装上对产品的成分、配料等有较详细的标注,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三类,包装以外文为主,由国内的厂家进行分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 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只有第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进口食品,第二类属于国产食品,第三类则不确定,可能是进口食品也有可能是冒牌货。 【支招】 三招识别真假进口食品 ●看包装上是否有中文标签。根据相关规定,标签的内容不仅要与外文内容完全相同,还必须包括以下几项内容:食品名称、配料成分、净含量和固体物含量,原产国家或地区,商品生产日期、保质期、贮藏指南、制造、包装、分装或经销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看包装上的经销商信息。对于进口食品来说,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需要投诉或赔偿,只能找国内经销商,包装上的经销商企业名称、地址、电话等信息一定要看清楚。 ●看是否贴有激光防伪的“CIQ”标志。如无“CIQ”标志,消费者有权向经销商索要查看“进口食品卫生证书”。 |
相关阅读:
- [ 01-31]网传牛奶真正生产日期藏包装"暗码"里 实际是溯源码
- [ 07-31]一袋米两生日前后差半年 原是厂家为进超市改日期
- [ 07-02]一箱腊肠两个生产日期 产品是否过期傻傻分不清
- [ 05-04]学校课间点心来自六小时后 厂家称可能是机器故障
- [ 03-19]怪了!一个箱子里的牛奶 “生日”竟然相差一年
- [ 09-27]网曝顾客在85度C26日买到27日“生产”的布丁
- [ 06-30]福州市民买长富牛奶发馊味 包装上不见生产日期
- [ 01-27]假冒台湾食品标注漏洞百出 有的还把号码颠倒了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