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仕照生前和妻子的合照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给郑仕照的抗日纪念勋章。 海西晨报讯(记者 曾昊然 实习生 庄佳华 林珊珊)今年8月14日,日本投降70周年的前一天,在厦抗日老兵郑仕照辞世。郑仕照曾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人民抗日军分队长,与日寇在南洋浴血奋战;回国后,又参与解放战争,成为中共党员;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泉州临江区副区长。日前,晨报记者采访了郑仕照的儿子郑毅夫,听他讲述这位95岁老兵的传奇抗战人生。 “乱世里,任何一个一刹那的决定,或许就是一生。”这句话出自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 郑仕照决心投奔抗日军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他带上行囊直奔抗日军曾出现过的眼冬港顶,却没有找到队伍。他在森林边缘区里走了好几天都没遇到部队。贸然进入森林深处是很危险的,即使没有遇上野兽,迷失方向也很要命。拼着一股冲劲,郑仕照一咬牙,跨过横路,窜进荒蛮的大山里去了。他边走边用刀在树上刻下记号,寻了两天仍然无果。最后,他迷失了方向,就顺着雨水流淌的方向一直走,走出了森林。 辗转好几个月,在深山老林中未发现抗日军身影的郑仕照只好回了家。后来,他联系上了一位与抗日军较熟悉的邻居,开始了端枪抗日的日子。 【寻觅】 只身远行寻找抗日部队 【源起】 在华文学校燃起抗日热情 1921年,郑仕照出生于马来西亚;3岁随父母回到老家泉州永春;7岁时,父亲去世。 1930年,土匪陈国辉进村,绑架了村里不少孩子,10岁的郑仕照和妹妹也在其中。他的母亲花光了所有积蓄,卖地借钱凑了200大洋从土匪手里把他们赎出来,之后,就带着孩子连夜坐船前往马来亚柔佛州的龙引。郑仕照的父亲生前居住在龙引小街道附近的高风港顶,全家人到马来亚之后,就靠郑父留下的一片椰子林维持生计。 “9·18”事变后,中国国土被践踏,郑仕照在马来亚华文学校读书,听老师们讲述了许多抗战爱国故事,唤起了他抗日的热情。之后,郑仕照在华文学校教书,也时常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组织为了考验他,给了他一支枪,让他去开辟新的根据地。曾经是一介书生的他,不到3个月,就组织了一支五六十人的抗日队伍。 1943年,郑仕照成为抗日第四独立大队20中队第三分队队长兼指导员,主要从事抗日敌后游击战。到了1945年5月,日军挑拨马来人与华人的关系,准备进攻眼冬地区。为了保护当地华人不受日军和马来人的进攻,郑仕照带领三分队全体战士、自卫队员、抗日会军民联防队伍赶到神捧(岔路口)布阵。 战斗打响后,日军一次次疯狂进攻,都被郑仕照指挥的第二小队用机枪和手榴弹压回去。此时,郑仕照又命令第一小队、第三小队,迂回到日军背后,揽腰袭击,击溃了日军。眼冬阻击战在郑仕照的指挥下,取得了胜利。 抗日是场永远不知道能否见到明天太阳的战斗,郑仕照却是个大难不死之人。有一次,他率领队伍摆脱敌人追击后,解开背包时,发现包上有个烧焦的小洞。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有一颗热乎乎的子弹头!围观的战士惊喜地说:“队长,你的命真大啊!我们跟着你没错。” 【激战】 成功指挥眼冬阻击战 【决心】 弃文从武参加抗日 1941年底,日本南侵马来亚,镇压华人,华人学校被关了。失业后,郑仕照回到高风港顶,帮助马来亚抗日后援会收集英军溃逃时的物资和弹药。当时,日军到处抓捕抗日分子。郑仕照的一个同学被抓后,出卖了郑仕照。 1942年的一天,下着很大的雨,高风港顶整个村子都被水淹了,不熟悉路的人只能靠独木舟进出。郑仕照正在家中欣赏画作,突然听到有人喊“快跑、快跑!”只见一帮日军和警察押着郑仕照的那名同学撑着独木舟来抓他了。郑仕照见状,赶紧顺着小路涉水逃走,躲进了后山里。日军用刺刀对着郑仕照的姐姐,逼问他的下落,姐姐不肯说就遭到毒打。这个经历让21岁的郑仕照下定决心投身抗日,加入抗日人民军。 |
相关阅读:
- [ 08-22]98岁抗战老兵赖宗春:18岁被抓参军 一路阻击日军
- [ 08-20]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币发行月底抵榕 升值空间大
- [ 08-18]两岸联合举办“洪门与抗战”研讨会
- [ 08-17]89件侨批文献亮相福建省图书馆
- [ 08-16]闽多个单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举行专题讲座书展
- [ 08-15]福州举行三场美术摄影展览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 [ 08-15]“海峡壮歌——福建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史实展”开展
- [ 08-15]70年前的今天日本投降 鹭岛摆脱日军长达7年铁蹄蹂躏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