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人文旅游 > 正文

文化市场创新监管 网吧转型升级变身高大上"网咖"

2015-08-03 10:18:06郭筱淳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文洁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环境舒适的“网咖”受到不少白领商务人士的青睐。

厦门日报讯(文/图 本报记者 郭筱淳 通讯员 柯卫武)文化市场的纯净关乎每个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一直以来,湖里区文体出版旅游局积极探索创新文化市场管理服务模式,助力网吧等文化经营场所转型升级,并坚持执法与教育并行,管理与服务同步的创新方式,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一把“保护伞”,营造了一片纯净的“蓝天”。

【提升】

引进“网咖”模式

助力网吧转型升级

宽敞明亮的大厅、咖啡馆式的优雅环境、吧台提供饮料咖啡、免费WIFI、贴心的包厢和女性专区……在湖里,融合了咖啡馆的休闲和网吧上网功能的复合型网吧业态——“网咖”正在悄然出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吧行业转型迫在眉睫。”湖里区文体出版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他们积极推动网吧多元化多业态经营,实现转型升级,并专门选定5家网吧作为试点,鼓励业主改变以往“机时费”的收入单一模式,引进网吧+咖啡厅的模式,营造敞亮、开放、整洁的公众文化场所,扩大消费人群。在湖里江头街道台湾街,就有这样一家“网咖”,小清新的环境、美味的咖啡以及高速的网速吸引了很多白领以及商务人士前来消费。“转型升级后,我们的营业额至少翻了一番。”网吧负责人表示。

网吧的转型,更需要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为此,湖里区文体出版旅游局发挥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通过现场授课、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对网吧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增加专业维修技术人员数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严管】

破解“黑网吧”难题

联动查处“黑网吧”

前不久,湖里区文化执法大队接到一起“安兜有一黑网吧”的举报。由于举报地址不详,无法联系到举报人,且城中村分布复杂,门牌杂乱,要找到举报地点极为困难。为此,湖里区执法大队坚持“有举报必调查,有违法必查处”的工作原则,积极主动联系禾山街道寻求协助。禾山街道当即联系社区工作人员领路,执法人员很快地找到举报地点,联合禾山派出所,迅速行动,成功查处了无证经营的“黑网吧”。

商事制度改革给文化市场带来了新情况,特别是“黑网吧”的查处由以工商部门为主转为以文化部门为主。《厦门经济特区无照无证经营查处办法》(简称《办法》)颁布实施后,湖里区主动作为,依据《办法》,在全市比较早地立案处罚“黑网吧”,加大了打击取缔“黑网吧”的力度。针对查处“黑网吧”过程中的“点难找、门难进、难查处”等难题,采取“三招”破解难题。一是主动找。联合街道、社区,结合平时检查主动查找“黑网吧”的蛛丝马迹,掌握分布情况。二是一起劝。通过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借力人缘优势协助宣传劝导,发放、张贴《关于取缔无证无照网吧告知书》,广泛宣传“黑网吧”的危害性以及经营“黑网吧”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争取能自动纠正违规行为,自觉关闭“黑网吧”。三是联合查。对经劝告仍继续非法经营的无证无照网吧,联合公安部门,借助派出所地段民警的地缘优势,快速布控,立即取缔。今年以来,先后查处取缔无证网吧经营场所67家(劝导关停63家次,立案查处4家),有效遏制了无证经营的现象。

【护航】

执法与教育并行

为青少年撑起成长蓝天

随着出版物市场的逐步开放,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成为湖里区文体出版旅游局重点监管领域。一直以来,该部门坚持执法与教育并行,管理与服务同步,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今年以来,结合扫黄打非“清源”、“净网”、“秋风”以及“护苗”等专项行动,组织校园周边综合整治,反复清理校园周边无证经营出版物的食杂店、文具店、玩具店和游商游贩。查处无证经营出版物门店时,对条件不够成熟的,积极宣传法规政策,引导其完善条件;对条件成熟的,为其提供办证相关程序及材料,督促其尽快办证,对一些特殊的经营业主,按照办证程序,主动为其办证,送证上门,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以来,正规出版物门店数量明显增多,由40多家增长到80家,而校园周边违规行为则明显减少,仅立案查处1起。

同时,湖里区还积极深入学校开展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共建、发放绿书签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远离网吧,抵制有害出版物。湖里区主动走入校园附近小区,加强和居委会等基层单位联络,开展共建活动,为校园周边文化环境创造有利条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