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厦门频道首页>时政> 正文

城市治理现代化厦门探索 "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成鲜活样本

2015-07-28 10:13:18来源:厦门网责任编辑: 刘玮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塑共同精神

家在厦门,爱在厦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熟人社会已经逐渐被陌生人社会所取代,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也逐渐缺失。只有形成共识并以共同的精神为根本,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才有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海沧街道海虹社区有21000多人,有老厦门人,有新厦门人,也有台湾同胞和外籍人士。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开始后,社区党委顺应居民精神文化新需求,决定办一所社区居民大学。这个想法与从北京来厦门定居的“热心人”林文琦的心愿不谋而合,于是,她自告奋勇担任了居民大学的副校长。一年来,居民大学成了社区组织的孵化器,催生了爱心手工作坊、戏曲社、民乐队等十多个组织。林文琦说,居民大学是共同缔造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的升级版,也是居民们交流互动的平台,能激发大家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从事儿童教育的台胞陈怡仁本来在上海工作,有一次从厦门回台湾,便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决定来厦门定居。如今她的早教班成了居民大学的金牌课程。在她的影响下,住在海虹社区的100多名台胞中,就有30多人义务来居民大学讲课,他们发自内心地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园。

家在厦门,爱也在厦门。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亲睦相善。在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过程中,厦门从居民的房前屋后做起,从公共空间做起,从熟人社区做起,从健康与卫生的社区做起,始终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居民素质、塑造公共精神作为基础工程紧抓不放,切实提升居民的人文素养。通过最大程度地调动群众参与,促进居民相识相知、融入融洽,锤炼“勤勉自律、互信互助、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特区共同精神。

强体制机制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当前,在很多地方,政府对社会的治理依然存在以管控为主和大包大揽的路径依赖,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仍不健全,不少地方不同程度存在着政府主动、群众不动,政府插手、群众甩手,政府积极、群众消极,政府拍脑袋、群众摇脑袋的问题。而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找到了破解这些问题的有效路径。

曾厝垵社区曾经是以“脏乱差”闻名的“城中村”。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开展以来,社区改变了政府包揽一切的传统社会管理模式,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业主、商户、游客良性互动,制定了《曾厝垵文创休闲渔村民宿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组建了业主协会、文创会两个主体型社区自治组织和决策型公共议事理事会,共同谋划决议曾厝垵社区的长远发展。

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曾厝垵就从“脏乱差”的“城中村”变成了“百姓富、生态美”的城市社区,被游客誉为“中国最文艺的渔村”,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业主和商户收入成倍增加,成为继鼓浪屿之后厦门的又一张“城市名片”。

思明区曾厝垵文创会理事长宁军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点赞”。他说,灵活、互动的机制是曾厝垵华丽转身的保障,他将和5000多名文艺青年一起,继续发挥所长,参与美丽厦门建设。

围绕建立“纵向到底的服务管理机制”和“横向到边的多元共治机制”,厦门重点创新和完善了加强党建引领机制、群众参与机制、“以奖代补”激励机制、社会化服务机制、志愿者服务机制、外来人口服务机制等,实现了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政府引导和居民自治的有机结合。

近两年来,市、区两级先后出台和修订了110多部(项)有关社区治理的政策法规,其中,市级52部(项)、区级60部(项),10多部(项)正在修订。今年,市、区还将围绕加强党建引领、街(镇)体制改革、社区自治等关键领域和重点方向开展课题调研,总结推广一批成熟经验,初步形成以社区治理为基础的“厦门探索”基本框架。

获广泛点赞

美丽厦门成鲜活样本

以社区为基本治理单元,以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的“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引起了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兄弟省市的广泛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全国政协原主席李瑞环、原副主席罗豪才等先后前来考察调研美丽厦门共同缔造,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国家民政部、致公党中央、中国社科院、全国台联先后派出调研组来厦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呈送中央领导。民政部把厦门作为第二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成为全国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实验区。

全国社区治理创新工作会议在厦门召开,既是对厦门社区治理创新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厦门的激励和鞭策。厦门要以此为契机,不断探索创新社区治理的方式方法,总结经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