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晚报讯(文/记者 戴舒静 图/张奇辉)在台湾的诸多社区里,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他们有的已是满头银发的老人,有的还是个家务缠身的家庭妇女,有的甚至还是学生。不过,在每次社区需要时,他们都会冲在前头,充当社区的“保护神”、“艺术家”、“洁净使者”……他们的名字就叫志工或叫志愿者。此次厦门媒体台湾社区行,记者深入6个与厦门紧密相关的社区,探访他们的社区志工服务经验。 守护志工 志工成为社区“保护神” 不让坏人有“藏身之处” 台南市文南里是台湾著名的平安社区,它曾连续7届获得台湾“内政部”评选治安标杆社区及“环保署”低碳示范城市称号,该社区还成为台湾治安公益广告的取景地,里长和居民也都成了里面的演员。 “没有志工的付出,就不会有文南里的现在。”文南里长陈清泉自豪地说,他们社区里的老人、妇女和新住民居多,居民之间守望相助格外重要,所以很多居民都志愿成为社区的“守护志工”,成为社区的“保护神”。 据介绍,每天晚上这些志工都会全副武装,组成一支巡逻队,巡查社区一些阴暗角落,不让坏人有藏身之所。 事实上,居民扮演社区“保护神”这些做法,在一水之隔的厦门,也已施行很久,特别是在岛外很多农村地区,为了保障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很多村都自发成立护村巡逻队,每天晚上都有专人在社区的主要路段巡逻。由于有了他们的存在,这些村的治安有了非常大的改善。 美丽使者 脏乱小巷变“超乎想像” 全靠志工“点石成金” 走进台北市的忠顺里,就像步入艺术的海洋,从社区入口处的卡通地图开始,路边的挡土墙上,有各式彩绘的图案。原本脏乱差的小巷,变身“超乎想像”,成了洁净美丽的“艺术小天地”。学生上下学的危险坡段,则成为一条安全美丽的艺术长廊。 创作这些美景的人,并不是社区请来的艺术设计大师,而是本社区里喜欢画画的居民组成的绿美化志工队。只不过,这一次,他们把社区的墙壁和土地当画板,用手中的五彩画笔,将社区的每个角落“点石成金”,变身艺术的“伊甸园”。 忠顺里曾宁旖里长表示,别看如今的忠顺里这么美,艺术气息这么浓厚,其实在七八年前,它内部还有很多脏乱差的地方,以及一些危险的路段,甚至老人出门都没有一块可以歇息的地方。 同样以文艺小清新出名的厦门著名景点曾厝垵,同样经历了这一过程,在市委市政府“以奖代补”、“合作共建”的鼓励下,曾厝垵社区发动广大业主和商户,一同修缮宫庙戏台和闽南大厝,并开展各种传统的文化活动,让昔日的“城中村”蜕变为网友心目中“中国最文艺的渔村”,并推动了渔村历史文化的永续传承。 奉献爱心 两岸志工力量蓬勃发展 暖心服务深受居民好评 除了在治安、美化上的突出贡献,台湾社区志工还在保健、育儿、敬老等多方面,承担重要的职责。像在台湾不少社区里,每到周末,经常有志工到社区来帮老人义务理发,而他们一做就是好几年,深得老人欢心。而在台北市剑潭里,为了从小就培育小孩子对本社区的责任心,剑潭里的志工们经常组织孩子们去参观社区的一草一木,教会他们要爱护花草,从小树立环保理念。 在敬老和保健方面,我市很多社区的志愿活动也开展得十分不错。与忠顺里社区结对子的我市金尚小区,这几年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品牌活动,像“温暖星期三”志愿服务项目,它是由金尚社区久久爱心专业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的,每周三上午10点到12点,组织美发机构、中医馆和心理咨询机构,为全市残疾人和70岁以上老人提供理发、修足、中医理疗、心理慰藉等服务。 “尽管两岸对于志工的叫法不同,但他们的本质都是相同,是一群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人。”台北市剑潭里毕无量里长说,这几年他经常到厦门,真切感受到厦门的志愿活动发展十分迅速,志愿者人数不断增加,他希望乐于助人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能在两岸薪火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