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国为背景的抗日剧深受人们喜爱,剧中常常出现投掷手榴弹的英勇画面。你知道吗?在厦门抗战岁月中,和手榴弹有关的真实抗日故事有很多。这些手举手榴弹的爱国志士,曾令日本兵魂飞魄散。本期抗战印记为您讲诉厦门民众自发组织的“血魂团”的故事。
工人摊贩组成“血魂团”
厦门市法学会原会长、中共老党员林华曾主持编写《厦门政法志》,对血魂团的抗日史实有深入研究。他告诉记者,厦门沦陷后,除了国共两军与日军展开浴血奋战外,民间组织也开展了各种斗争,其中就存在着一个由一群热血男儿组成的秘密团体———血魂团。
1938年5月,日本军占领厦门,7月,血魂团秘密成立。其成员多为船工、建筑工人、印刷工人、摊贩等,文化水平较低,只有少量的知识青年,其中的一位领导人张弩抗战前是厦大印刷所的排字工人。
靠帆船搞运输维持活动
一个组织想要生存,光靠热血难以为继。资料显示,血魂团早期的活动经费,除了团员自筹外,主要是靠一条帆船苦苦维持。当时血魂团的负责人之一林明搞来了一条帆船,从内地运载蔬菜、柴炭等生活必需品到鼓浪屿上贩卖,获取一些微薄利润以供团队活动。
不幸的是,不久船只就被日寇发现并扣留没收了,林明此后也下落不明。另一位领导人黄白戈没有办法,只好从鼓浪屿偷渡到嵩屿,找到国民党军75师,要求支援一条船继续搞运输,并请求提供武器和经费,结果全被拒绝,两手空空回到鼓浪屿。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令人惋惜!黄白戈不甘心,又再次单独前往嵩屿,从75师师部骗到了三箱手榴弹和一些驳壳枪,结果被国民党军发现,在漳州拘禁而死。
两枚手榴弹扔向日寇
1938年9月28日傍晚,为了给中山公园的奇袭创造条件,血魂团成员趁市面上只有少数伪警站岗之机,召集数十人,在中山路一带张贴抗日标语,散发传单,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收复失地”等口号,许多市民自愿加入了行动队伍。同年10月8日晚,中秋节,日寇、汉奸在中山公园搞庆祝活动,演奏南乐等游艺节目,活动进行正酣时,血魂团成员乔装成小贩混进公园里,往演出台上投掷了两枚手榴弹。
只听两声”轰隆”巨响,许多日寇还未反应过来,就被炸得血肉模糊,现场乱作一团。这一奇袭,让日本人死伤十余人,重创了日本人的嚣张气焰。
可惜的是,这个团体仅存在了一年三个月,就遭到了日寇的血腥镇压,20多名成员或死或伤,逐渐被淡忘在历史长河中。
血魂团成员名单(部分)
血魂团成员资料不完整。1947年1月印行的《厦门大观》登载了一份《血魂团团员成仁志士》,共有20人:
张嗣本(金门)
陈粪扫(厦门)
林不(安溪)
郑炎(厦门)
叶流民(同安)
吴亚荣(厦门)
张艳秋(上海)
吴得水(安溪)
潘文川(同安)
张世义(同安)
王连(安溪)
郭再宝(惠安)
陈松柏(安溪)
周碗金(惠安)
李建成(安溪)
陈家声(南安)
黄臭贱(同安)
林文蔡(同安)
张辛英(厦门)
梁水桶(安溪)
此外,已知的其他几名牺牲者未列入此名单,他们是:黄大目、张帆、叶其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