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整治】 全面提升海湾生态质量 清风扬起碧波,绿树环湾而生,黑天鹅信步闲游,如今的五缘湾已成为厦门旅游的一张新名片。可以说,五缘湾是厦门启动大规模湾区整治以来的一项标杆之作。通过连通内外湾、退垦还海、建设湿地公园、开发居住区,五缘湾重获优美环境的同时,五缘游艇码头和湿地公园等项目也取得了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近年来,厦门的游客不断增多,厦门的工程不断增加,厦门的人口数不断上升,厦门的各项建设也日新月异,而与之相对的,是依然如初的海洋生态环境和逐步提升的海洋环境风貌,这些都得益于一点——在海洋生态治理和维护方面,厦门表现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 从2002年开始,厦门投入2亿多元,清退西海域水产养殖,整治面积70多平方公里。2006年7月,厦门正式启动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工程,整治面积为91平方公里,通过养殖清退、退垦还海、滩涂清淤、岸线整治和生态修复等工程的实施,环东海域水动力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提高,纳潮量增加4400万立方米,水交换能力改善30%,海水半交换周期从15天缩短为7天。 昔日渔网鱼塘遍布、环境脏乱的湾区彻底“旧貌换新颜”,再通过增加湾区港口、岸线、湿地、沙滩等重要海岸资源,变身为风景宜人的新城区。去年,厦门进一步完成海沧湾整治工程,马銮湾和东坑湾的整治工作也进入紧锣密鼓的实施阶段。海洋渔业部门的计划是,待马銮湾海堤开口建闸工程完成后,将启动马銮护岸建设和清淤浚深工程,未来将在马銮湾形成耳目一新的8平方公里海域和20公里的滨海岸线,增加3400万立方米的纳潮量。东坑湾经过三年改造,不仅要提升湾内水质,还要在湾区内的湿地上种植红树林,全面提升海湾质量和生态质量。 一步一个脚印,铿锵有力。通过湾区综合整治等措施,在不远的将来,厦门海域将形成岸线蜿蜒曲折、尺度多样、湾中有湾、海陆相嵌的魅力海湾格局。 【海域清淤】 与沿海护岸整治有机结合 2010年7月28日,陪伴厦门市民半个多世纪的城市地标——集杏海堤启动了开工改造,打响了厦门海堤开口改造的头炮。两年施工完成后,杏林湾的防洪排涝能力由原来的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项目成为许多外省地市来厦参观学习的“示范样板”。紧接着,2012年7月,与集杏海堤同时期诞生的高集海堤展开了破口改造,最快在今年下半年,海堤公路桥就能实现通车。 作为大规模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几年来,我市先后对筼筜、钟宅、大嶝、马銮、高集、集杏、东坑等7座海堤实施开口通海、破堤建桥、清淤还海等改造工程。集杏和高集海堤的破堤建桥,实现了60年来首次东、西海域水体的自然融通,每年起码可增加1700万立方米循环水量,水动力交换现状得到全面改善。 2014年,全市上报省、市重点清淤整治项目14个,全年实际完成海域清淤约2068万立方米,超额完成海域清淤任务。今年截至第一季度,海沧湾海域,高集、集杏海堤开口附近海域及同安湾人工沙滩前沿海域清淤正在有序推进,现已完成海域清淤量达1.5亿立方米,完成清淤总量的四分之三以上。 总体来看,厦门海域整治工程总体分“三步走”——全面清淤整治和海堤开口改造之后,还要围堰吹填造地。比如从厦门大桥海域清除出来的淤泥经过专业处理后,将被翔安大小嶝之间的海域再“回收”。根据厦门清淤整治方案,我市把清淤与造地、沿海护岸整治有机结合,在大幅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厦门今后的城市建设提供宝贵的发展用地。例如,未来的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就将在一片“再生地”上诞生。 |
相关阅读:
- [ 06-05]“海洋杯”吉祥物“蓝岚”登场 数千公仔等你拿
- [ 06-05]"海洋杯":有人退赛当志愿者人
- [ 06-05]“海洋杯”赛事亮点多 两岸三地电视台同步直播
- [ 06-04]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吴南翔作“三严三实”专题党课报告
- [ 05-31]莆田妈祖中学获评“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