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同安村民筹资13万建亭子 为清代古石碑安“家”(图)

2015-05-18 16:07:11黄文水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陈薪宇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晚报讯(记者 黄文水)10年前,一台挖掘机在同安新民镇乌涂北溪疏浚河道时,将沉睡多年的它从河底淤泥中挖出。近日,乌涂社区村民花了13万元,为它建起了安身之所——一座古香古色的亭子。恰如275年前伫立在漳泉古驿道旁,如今的它默立在324国道边,等待着往返漳泉两地的人们在此歇脚。

它已经275岁了,名字叫青云石桥记碑,高2米,宽0.67米,厚0.1米。乌涂社区老人协会副会长徐海木说,青云石桥记碑是疏浚河道时发现的,在溪里埋藏了多少年已难以考证。徐海木说,一发现石碑,村民们如获至宝,从风化模糊的字迹上了解到了它的真实身份。

同安文史工作者耿瀚考证,青云石桥记碑原立于乌涂北溪边的漳泉古驿道旁,立碑的时间为清乾隆五年(1740年)。耿瀚说,此地古时称乌泥陂,乾隆四年(1739年)由县令王植带头捐俸白银170两建造桥,百姓为了纪念这一功绩遂立此碑。由于在桥的南面有一座青云楼,这座桥因而得名“青云桥”。

2006年,重见天日的青云石桥记碑一度无处安放,辗转多处。一直到去年,乌涂社区老人协会筹措资金约13万元,为古石碑建一座亭子,并于近日整体落成。

“村民自发筹资建亭,让清代古石碑有了个家。”耿瀚表示,村民自发保护文物的行为并不多见,堪称我市文物保护的范例。“老祖宗留下的古文物,建亭给予保护,就是为了让它代代相传。”乌涂社区老人协会会长徐国荣说,老人协会还在继续整理挖掘村里的文物古迹,比如村里的古堡、八卦楼等,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