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晚报讯(记者 黄文水)10年前,一台挖掘机在同安新民镇乌涂北溪疏浚河道时,将沉睡多年的它从河底淤泥中挖出。近日,乌涂社区村民花了13万元,为它建起了安身之所——一座古香古色的亭子。恰如275年前伫立在漳泉古驿道旁,如今的它默立在324国道边,等待着往返漳泉两地的人们在此歇脚。 它已经275岁了,名字叫青云石桥记碑,高2米,宽0.67米,厚0.1米。乌涂社区老人协会副会长徐海木说,青云石桥记碑是疏浚河道时发现的,在溪里埋藏了多少年已难以考证。徐海木说,一发现石碑,村民们如获至宝,从风化模糊的字迹上了解到了它的真实身份。 同安文史工作者耿瀚考证,青云石桥记碑原立于乌涂北溪边的漳泉古驿道旁,立碑的时间为清乾隆五年(1740年)。耿瀚说,此地古时称乌泥陂,乾隆四年(1739年)由县令王植带头捐俸白银170两建造桥,百姓为了纪念这一功绩遂立此碑。由于在桥的南面有一座青云楼,这座桥因而得名“青云桥”。 2006年,重见天日的青云石桥记碑一度无处安放,辗转多处。一直到去年,乌涂社区老人协会筹措资金约13万元,为古石碑建一座亭子,并于近日整体落成。 “村民自发筹资建亭,让清代古石碑有了个家。”耿瀚表示,村民自发保护文物的行为并不多见,堪称我市文物保护的范例。“老祖宗留下的古文物,建亭给予保护,就是为了让它代代相传。”乌涂社区老人协会会长徐国荣说,老人协会还在继续整理挖掘村里的文物古迹,比如村里的古堡、八卦楼等,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 |
相关阅读:
- [ 12-22]同安危房地基挖出"天下第一泉"石碑 疑似朱熹真迹
- [ 03-20]“容川码”石碑重现天日 古月港海丝文化有了实物佐证
- [ 03-10]300多年石碑重见天日 印证明末丰州地震历史
- [ 01-14]临汾会馆内多数住户已腾退 墙内仍存清代会馆石碑
- [ 11-20]“老福州”寻到尘封半世纪的“请用国货”石碑
- [ 11-19]“老福州”寻到尘封半世纪的“请用国货”石碑
- [ 11-19]“老福州”寻到尘封半世纪的“请用国货”石碑
- [ 11-10]漳州芗城区下沙齐天宫妈祖庙迎回百年石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