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记者 佘峥 通讯员 陈静)分管学校安全的厦门市教育局负责人曾经说,每天打开报纸,最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图片:悲痛欲绝的家长,抱着无声息的孩子哭泣——这往往意味着一条幼小的生命因为可以避免的错误消逝了。从去年底起,市教育局联合厦门日报,根据季节特点,不定期推出学生安全手册。随着夏季来临,防溺水成为学生安全宣传的重中之重。
【事故篇】
去年厦门6名学生溺亡
市教育局昨日透露的厦门学生溺水事故报告显示:2014年,厦门学生溺水死亡人数6人,占全市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的31.58%,即三成以上的学生非正常死亡是因为溺水,仅次于交通事故。溺水成为厦门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二“杀手”。
分析
三大原因导致悲剧
尽管每年学校都要念防溺水的“紧箍咒”,但学生溺水事故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厦门学生的溺水死亡事故,常年高居非正常死亡事故的前两位,“剧情几乎相同”,悲剧为何一再上演?
厦门学生溺水事故报告总结了三方面主要原因:
1、缺乏监管。有的家长为了维持生计,对孩子放松了监管和监护,错误地认为孩子结伴出去不会有危险,其实,孩子的自我约束力较差,判断力弱,悲剧往往就在这时发生。
2、水情不明。调查发现,现在很多孩子是在游泳馆里学游泳,在游泳馆感觉游得不错。但是,如果凭游泳馆的泳技去室外游泳,还得“小心再小心”,因为室外的水域有水流、暗流、漩涡等各种情况,和室内游泳池情况完全不同。溺水事故事后调查也显示,孩子们往往最初只是在较浅水域嬉水或者游泳,再慢慢地进入深处,而他们对深处的水情一无所知,最终导致溺水。
3、逞强和兴奋。市教育局提醒,逞强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在有一定游泳技能的大孩子身上。此外,暑假是学生的“狂欢”之时,尤其是高考后的“准大学生”更是如此。
【知识篇】
孩子,别私自下水游泳
防溺水“六不一会”
“六不”
如何救人?
A、若您未受过专业救人的训练或未领有救生证,切记不要轻易下水救人,应该拨打119向救援人员求助。谨记一点:会游泳并不代表您会救人。
B、在岸边的民众不宜直接下水,最好的救援方式是丢绑绳索的救生圈或长竿类的东西,千万不要徒手下水救人,可就地取材,树木、树藤、枝干、木块、矿泉水瓶都可利用来救人。
如何自救?
1、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踢掉鞋子,然后放松肢体。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拼命挣扎,以减少水草缠绕,节省体力。
2、尽可能地保持仰位,使头部后仰,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千万不要试图将整个头部伸出水面,这将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3、尽量寻找、抓住一些漂浮物。
防溺水口诀
天气再热,不到河塘去降温;
水景再美,不到水中去感受;
水性再好,没有保障别下水;
别人再劝,不用生命去逞能。
同伴落水我不怕,立即报警和求救;
岸上船上莫惊慌,镇定自若找工具;
搭救伙伴靠智慧,自身安全最重要。
【措施篇】
发现安全隐患 请您告诉老师
市教育局三大措施 防学生溺水
天气一热,市教育局又开始念防溺水的“紧箍咒”,要求学校从现在起,进行每日提示,每天最后一节课的五分钟,要留给“防溺水”。市教育局近日举行“防范学生溺水专题会议”,除了常规动作,例如通过班会课、黑板报等宣传防溺水知识之外,还提出“非常规”的防溺水三大注意措施。
措施1
每天“最后5分钟”讲防溺水
本学期,市教育局已经要求学校将防溺水工作纳入例行安全检查工作中,随着天气炎热,防溺水宣传升级。市教育局说,从现在起,学校要在学校大门口或显示屏等醒目位置设立《安全提示牌》,进行每日提示,告诫学生注意防溺水、注意交通安全。
不仅如此,在每天上、下午放学前,由最后一节课的科任教师开展“最后5分钟”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醒。
措施2
发动学生家长找隐患
如果您发现学校附近和上学途中有什么安全隐患,请告诉老师——市教育局继续在全市开展“安全隐患我排查、我发现、我报告”征集活动。
在发现安全隐患后,学校被要求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及时在危险路段及水域设置安全警示标牌,设立安全隔离带、防护栏,并提请区政府或区安监局协调有关水域、坑洞的责任主体单位进行整改。
措施3
各种渠道频繁发布提醒
从现在起,您会频繁收到学校发来的各种安全提醒——市教育局要求学校通过家长会、家访、小手拉大手、学校网络、QQ群、电话、家校互动平台、微信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地联系家长,提醒他们时刻关注孩子安全,加强安全监管。
市教育局说,学校还要严格学生请销假制度,对未请假擅自离校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离校的原因,并建立制度严格要求学生不得到危险水域嬉水或游泳。
【番外篇】
注意交通安全 不要边走边看书
●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穿越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不要突然横穿马路,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朋友呼唤,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进站,千万不能贸然行事,以免发生意外。
【支招】
1.如果乘坐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所乘车辆发生侧翻,自己被困在车内时,应采取措施逃至车外;无法从车门逃出时,可击碎车窗玻璃逃出。
2.所乘车辆着火时,应设法迅速逃离所乘车辆;当车内已有大量烟气时,应用衣物捂住口鼻后,再设法逃出,以防吸入大量有毒、有害烟气而窒息。
3.从车中逃出后,要远离事故发生地点,防止因车辆着火、爆炸而对自己造成伤害。
防止踩踏
不在楼梯间打闹
●上下楼梯要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活动中,不求快,要求稳。
●课间、上下学的时候,同学们还要注意不准在楼梯间打闹。
【支招】
1.如果不小心发生拥挤,先不要惊慌失措,本人要情绪稳定,别乱喊乱叫或推推搡搡,如果碰到扶手等固定物体,一定要牢牢抓住,如果有人现场缓解拥挤,要服从指挥。
2.如果已卷入拥挤人群中,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低重心的姿势,即使被踩掉鞋也不要贸然弯腰。要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
3.如果拥挤情况很严重,为防止窒息,一定要尽量在胸前保证一定的空间。如果绊倒,在站不起来的情况下,要双膝并在胸前,双臂抱住头,等待救援。
防拐防走失
记住亲人电话
●记住家庭地址、联系电话。一定要让孩子熟记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单位的全称及电话号码,告诉孩子在迷路或被拐骗时,应找警察或拨打110,同时模拟特殊情况和孩子一起演练。
●不和陌生人说话。这是英国最重要的警语之一,要告诉孩子别跟陌生人说话,并拒绝陌生人的饮料、糖果、礼物和搂抱,不跟陌生人走等。
●3岁学会认方位。在孩子3岁的时候,就要教会他正确认识方向。不妨学学这首歌谣:“清晨太阳升在东,夜里马勺北斗星。街道门牌要记清,会认东西南北中。”
●制作护身卡,家中留底,或交幼儿园、小学班主任保管。它也叫儿童身份识别卡,由澳大利亚警察发明,包括孩子的食指指纹、DNA、彩色照片、病案记录、血型、父母的联系方式等。此外,稍大一点的孩子,特别是走夜路的女孩还可以带个尖叫警报器或者哨子,遇到坏人时就能呼救,威慑坏人。
●走失时站在原地。告诉孩子一旦找不到爸妈,就站在原地不动,但不要坐下或蹲着,以免太隐蔽父母找不到。
【支招】
1.广播。想办法找个广播站、居委会或大学等能发布广播的地方,广播时,一定要讲清楚孩子的特征,如穿什么衣服、身上有什么明显的标志(例如胎记、痣等)、父母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等。
2.采用“十人四追”法。一旦孩子丢失,一定不要放弃自救,可使用“十人四追”法来寻找。“十人四追法”,是指母亲必须原地不动,父亲召集10人,分粗细两层寻找。具体人员安排如下:4个人分别向东西南北4个方向在2公里以内,沿大路寻找;4个人前往附近的火车站、汽车站等寻找,范围仍是2公里以内,以免歹徒抱走小孩后逃往另一个城市;剩下两人,一人报警,一人待在家里,以备孩子自己找回家。
3.报警。报警也是有技巧的,2岁内的小孩还不太会走,失踪后很可能是被拐骗了,应马上报警;3-6岁的孩子,活动半径不会太大,如果找了半小时以上没找到,且问过幼儿园同学都没在一起的话,应及时报警;如果是小学生,最好失踪1小时再报警,并及时联系和他关系较好的同学及家长询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