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厦门频道首页>人文旅游> 正文

老厦门人洪卜仁回忆抗战:厦鼓海峡水面留下血迹

2015-05-10 10:08:02来源:厦门网责任编辑: 刘玮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日军坦克开进厦大囊萤楼前。

海西晨报讯 1928年出生的洪卜仁先生,在厦门沦陷时年方十岁,在鼓浪屿上小学四年级的他,目睹并经历了厦门市区居民扶老携幼逃到彼时还是公共租界的鼓浪屿避难的一幕。

1938年5月10日,日军登陆厦门岛,在国军誓死抵抗三天三夜后,厦门岛被日军攻占沦陷。那时,英国、美国、荷兰等国的势力还在当时还是公共租界的鼓浪屿上,市民们认为那里可以比较安全地躲避战争,因此,在日军即将攻进市区时,难民们纷纷渡海到鼓浪屿避难。

那几天里,日军飞机声“嗡嗡”不歇,一直在鼓浪屿上空盘旋,但始终不敢投弹。“逃难的人很多,海面上密密麻麻都是人头。难民一批接一批争先恐后地坐着小船渡海。虽然1937年7月轮渡就已开通,但大部分的交通还是靠小舢板。有的小船靠摇橹,有的小船靠双桨,一般一条只能坐6个人。”洪卜仁回忆,日军5月12日早上追到鹭江道以及第五码头、第六码头附近。在难民逃难的过程中,日军虽不敢进攻鼓浪屿,但曾开机枪射击正在渡海的难民,许多小舢板被炸翻。这一幕让当时尚年幼的洪卜仁印象深刻,直到现在回想起来,他脑海中厦鼓海峡的水面上,仍有片片血迹。

很多难民逃亡到鼓浪屿后,举目无亲,无处落脚,而且那时候也没有难民营,当时的鼓浪屿居民把公共场所都腾了出来,收容难民。学校全部停课,礼拜堂、寺庙停止宗教活动,学生们到渡口引导一批又一批的难民前往这些场所避难;若有难民有亲属在鼓浪屿上生活,学生们就将其带往其亲戚家中。由于难民数量不断增多,虽已有大片公共场所开放,但仍容不下所有逃难的人,这时,让所有人动容的一幕发生了———一些华侨和鼓浪屿本地居民,将非亲非故的难民接回自己家中,不少居民主动拿出家中储备的食物,招待避难的同胞。当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最多的时候,小小一个鼓浪屿岛收容了十一万名难民。

战火纷飞的时候,一些社会爱心人士自发组织起救济会。由于鼓浪屿公共租界的性质,还成立了一个名为“鼓浪屿国际难民救济会”的组织,由美国教会牧师卜显理任会长,不少地方人士也参与进来;来自国内及海外的捐款,源源不断地涌入鼓浪屿。

洪卜仁说,自己之后听闻,在日军进攻厦门岛后,有大半个月的时间里,厦门市区的街道鲜见人影。“据一位律师的母亲口述,当年她留守在大中路的家中。从大中路到升平路一带,日军士兵怕遇到国民党余兵反抗,在街上见人就开枪。”这种情况在半个多月后才结束———日军叫了一批汉奸前往鼓浪屿,组织了“维持会”,进入鼓浪屿动员难民回归,局势才相对缓和下来。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