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厦门频道首页>人文旅游> 正文

文史专家解读家谱"秘密" 本地家谱中黄、王氏年代最早

2015-05-08 17:40:02来源:厦门网责任编辑: 刘玮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市姓氏源流研究会收藏的100多年前的家谱。

保存完整的木刻本家谱记录了子孙繁衍迁徙的历程

厦门晚报讯(文/记者 龚小莞 图/刘东华)这几天,有不少读者致电本报市民热线,询问自己姓氏的来历,晚报特别邀请了文史专家详细解读厦门几大主要姓氏的源流。那么,时隔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现在的人们又是从何知晓当年发生在这些家族中的繁衍兴衰呢?

其实,每一个姓氏的源流发展,都会以家谱的形式予以记录并延续。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今天,文史专家将为您解读关于家谱的“秘密”。

起源

先秦就有家谱

周代有史官修谱

关于家谱的起源,虽然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考证,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

●名称

家谱的名称很多,大体唐以前称家谱、家传,宋代有宗谱或族谱之称,到了明清及以后名称更多,如宗谱、世牒、世谱、家谱、家乘、家志、谱录等(如上图)。

●形式

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后来,有的用图表裱制垂挂于中堂,也有的装订成册供人翻阅。历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装订成册的家谱,平民百姓、经商士绅和豪门则多为悬挂供后人供奉的图表式家谱(如上图)。

内容

包含序言和世系图,生死婚配都记录在案

家谱的名称中一般包含有地名,而序言则写明了编修的年代,内容包括为什么修家谱、第几次修,第一个祖先什么时候来到什么地方、叫什么名字等。

谱序之后还有世系图,即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家谱正文,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分别介绍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婚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多的50余字,少则寥寥数字,实际相当于人物小传;另外还有一部分附录。

有些家谱在立谱时,便确定了家族世系命名的辈分序列,而且事先标定字号,辈分清楚,乡间称之为“排辈”。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每个姓氏就形成了“昭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辈分用字。昭穆有的出自《诗经》《楚辞》中的两三句,家族共同规定16个、24个或32个辈分用字。也有的是宗族自己定的字,如现在年龄60多岁至80多岁这一辈中,厦门陈姓有“光”字辈,黄姓有“金”字辈,许姓有“水”字辈,孙姓有“穗”字辈,石姓有“兆”字辈等。

作用

早期为了证明血统,宋代后多用于尊祖睦族

上古时期的家谱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家谱的作用只是为了证明血统,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及社会交往都很看重门第,这样一来,家谱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记录的内容也有所增加。

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盛行。这时的家谱更多地被用于尊祖、敬宗、睦族上,家谱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都是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至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流传到现在的家谱也极为丰富。

特色

女性也可入厦门家谱,但只注明身份婚嫁

古代重男轻女思想严重,记入家谱的主要是男丁,早夭的男孩也可入家谱,后面注明“殇”。如果族人中有被判处极刑的官府要犯,则会被从家谱中除名。

厦门图书馆退休研究员、市姓氏源流研究会顾问江林宣说,一般人家生了女儿是入不了家谱的,但是闽南包括厦门的家谱比较特别,女性也可入家谱,不过只注明身份如长女、次女等,另外还记载嫁到了谁家。娶进门的女性,外地族谱也多只有姓氏,但厦门的家谱中还记录有她们死后的封号。

现在新修的家谱,不管男女老少都可入谱了。

保存

存世厦门本地家谱,黄氏资料最全超200册

据厦门市博物馆原馆长、厦门市姓氏源流研究会顾问龚洁说,目前收集到的厦门本地家谱中,年代最早的是唐末宋初,如黄氏家谱和王氏家谱。

江林宣说,过去民间编修的家谱大部分是手抄本,纸屑烂得很厉害,看不出年代,后来的木刻本就基本可以看得出朝代了。目前厦门保存的木刻本家谱大部分是清中期以后的,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海沧新垵邱氏和海沧石塘谢氏,每套都有二三十本,很厚。

据说,海沧石塘谢氏族谱能够完整保存,厦门郑成功纪念馆功不可没。文革时期,谢氏后人将族谱存放到郑成功纪念馆,改革开放后才拿回去。

厦门市姓氏源流研究会目前掌握资料最多的是黄氏家谱,有200册以上。

编修

停顿近百年的编修工作

上世纪90年代陆续重启

一般来说,最多50年左右就该重新编修一次家谱了。但由于受到时代的影响,厦门各大家族的家谱编修基本自清代、民国时就停顿了,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陆续“重启”编修。

因工作原因,市姓氏源流研究会始终关注厦门100多个家族的发展。龚洁说,2008年左右至今,已有5个家族委托市姓氏源流研究会帮助编修家谱,还有很多家族则是由族人自己编修。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有三四十部家谱完成编修。

“修家谱是根据各个分支和年代进行的,比如一个家庭生了6个儿子,就按长房、二房、三房、四房、五房、六房修。”龚洁说,如果子孙多、分支多,家谱的册数就多,比如黄陈两大姓人丁兴旺,家谱也就相应更庞大。

寻根问祖

辛氏

祖先曾是赵匡胤的老师

辛先生:我是同安五显镇后塘村坂垄尾的村民,我想问辛姓是从哪里传进厦门的。

龚洁:辛这个姓氏原来有草字头,为“莘”。说起这个姓氏的起源,得从尧、舜、禹说起。传说,大禹治水之后,又划定了中国国土为九州。他原来打算让一个叫伯益的人当他的继承人,可是大禹的儿子启知道后把伯益杀死,后来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

夏建立后废除了禅让制,确定世袭制,启封庶子于莘地,后来的人都以封地为姓,莘与辛同音,便去掉草字头,以辛为姓,启就成为辛氏的始祖。

不过,闽南的辛氏其实并非大禹的后人。实际上,闽南辛、柯、蔡三姓同宗同源,始祖都是同一个姓蔡的人。此人为河南固始人,生于公元885年,后来被封为吴国大夫,人称蔡大夫。吴国被南唐消灭后,蔡大夫因受株连,举家逃亡。他把三个儿子的姓改为三个不同的姓:大儿子辛文逸、二儿子柯八使,三儿子蔡忠烈。三人分头逃亡到了福州,宋朝建立后,大儿子辛文逸到洛阳当了宋太祖赵匡胤的老师,他的两个弟弟也都封了官,但是因为不能改姓,所以三兄弟依旧不同姓。

因此,蔡大夫成为福建蔡姓始祖,蔡氏后人播迁到泉州惠安一带,柯姓从泉州东门又播迁到永春。而辛文逸则从洛阳到了同安的洪塘石浔村,后来又迁居现在的五显镇。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