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7% 投保电梯数量仅占全市近三万台电梯的0.067%,几乎处于“零保险”状态 600元 电梯责任险保费最低600元/年,这个钱业主不愿出,大部分物业公司也没有规划经费 厦门日报讯(记者 袁舒琪 实习生 翁瑜娜)4月5日晚上,翔安汇景广场国际影城,20余名影迷看完电影乘电梯下楼,不料电梯故障连续下坠四次,结果被困在4楼与3楼之间20分钟,最后被消防员救出;上个月,在县后某住宅楼,一位母亲和5岁女童遭遇电梯故障,被困半小时,还好有惊无险……近日连续发生的多起电梯故障事故,让电梯安全再次受到人们关注。电梯故障发生后,乘客能否得到赔付,也成了话题。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电梯事故的赔付流程并不明朗,受害者索赔难度很大。电梯责任险作为试图解决这一矛盾的“敲门砖”,2013年在厦门试点推广,却一直遭遇瓶颈——根据市保险协会提供的数据,全市电梯几乎处于“零保险”的状态。 案例 手被电梯夹伤 多方索赔无门 半年前,市民陈小姐和同事一起下班乘电梯,进门时电梯门突然发生故障,将她的手臂夹伤。陈小姐说,事后她找了大楼的物业、电梯维保单位,但没人愿意赔偿她的医药费和精神损失,“下一步我打算走法律程序。” 电梯事故究竟该谁负责?市质监局特种设备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规定,物业方一般作为第一责任单位,要负主要责任,不过实际情况则复杂得多,“电梯涉及生产、安装、维修保养、监督、管理、使用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单位、企业分管。”该负责人说,电梯事故责任很难认定,涉及的单位、企业往往互相推诿。 市物业协会秘书长表示,事故原因多种多样,让物业负第一责任有时并不合理,但相关法规又有规定,于是不少物业公司和维保单位签订合同时,直接把事故赔偿问题写进条款,间接把后续责任问题转嫁给维保单位。 问题:保费没有着落 推广遭遇瓶颈 在物业公司、维保部门就电梯故障赔偿问题争论不下时,于2013年推行的电梯责任险,似乎成了解决问题的一剂良药——投保过的电梯在面临赔偿问题时,视投保金额不同,最高可有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的赔偿金。如此一来,赔偿金问题看似迎刃而解,但电梯保险的推广却不理想——从2013年至今,除了原本打包进其他物业责任险的电梯保险之外,单独投保电梯责任险的电梯不到20台,与全市将近3万台电梯的数量相比,仅占0.067%。 市物业协会秘书长说,推广的“瓶颈”又回到了钱,电梯保险的保费最低600元/年,这个钱谁来出?没有定论——业主不愿出,大部分物业公司也没有规划这笔经费。电梯保险就一直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境况。 市保险协会相关负责人郑先生则认为,电梯责任险难推广还是与安全意识不足有关,“大家都觉得不会出事,不买也不要紧,但到了真正出事再来扯皮,这种情况占了大多数。” 【他山之石】 广东 政策引导 调低保费 外地一些地方为了发展电梯责任险,想出了不少方法。 广东在推广电梯保险时,适当调低了保费,一部电梯一年保费范围仅80元到100元,保额为100万元。此外还规定,新加装的电梯将统一投保电梯保险。用这两个方法,扩大电梯保险的投保范围。 “厦门其实也可以借鉴类似的方法,通过政策性引导来推广。”市保险协会相关负责人郑先生透露,厦门就电梯责任险推广问题,近期将与多部门进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