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花色公共自行车成为新阳工业区一道流动风景线。(通讯员 邱雅萍 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杨继祥 林岑)就在岛内公共自行车系统如火如荼建设之际,新阳公共自行车系统日前正式投用。作为全国最棒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组成部分,新阳公共自行车也是全国工业园区内的首个公共自行车系统。 漫步新阳工业园区,“凤凰花”绚丽绽放,爱心单车随处可见,成为新阳16万新厦门人公共出行的又一选择。小小的爱心单车,折射出海沧区党委、政府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为民情怀。 【为民】 破解“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 早晨7点半,家住新阳街道的王女士来到家门口的公共自行车站点,熟练地刷卡,取出一辆公共自行车,融入浩浩荡荡的上班“骑行大军”之中。 “现在早上可以多睡半个小时,还不用像‘沙丁鱼’一样挤公交,太幸福了。”新厦门人王女士说。 新阳分布着1400多家企业,园区内外不少地方没通公交,出行十分不便。今年2月,响应广大企业员工需求,海沧公共自行车入驻新阳,刮起一阵“绿色旋风”。 如今,众多新厦门人分享着公共自行车带来的“绿色关爱”,在破解新厦门人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上,海沧新阳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据了解,新阳公共自行车项目分三期建设,目前已投用自行车250辆,建成投用公共自行车站点11个,站点涵盖了公共服务设施、公园、社区、厂区等。未来,新阳公共自行车站点将持续加密,站点总数将超过50个,更好地满足市民出行、休闲及运动等多层次需求。 【共建】 公共自行车全部来自社会认捐 在一辆公共自行车的挡泥板上,记者看见“英科新创”的字样。目光前移,记者发现几乎每辆自行车的挡泥板上都写着不同企业的名字,明达实业、正新海燕、厦门烟草、松霖卫浴、捷太格特……数不胜数。 “挡泥板上写着的企业,正是捐赠这辆车的企业。”新阳社企同驻共建理事会的相关负责人吴文飚说,新阳建设公共自行车的消息刚传出,许多企业主动上门要求认捐。 认捐的企业中,不乏台企的身影。台企正新海燕的相关负责人谢先生说,公共自行车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台企也有责任为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尽一份力。截至目前,新阳投用的250辆公共自行车都来自社会认捐。 为了避免“好看不好用、叫好不叫座”,新阳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过程中,街道主要领导进厂入户,通过座谈会、网络征集、问卷调查、现场征集等多种形式广纳意见。其中企业员工及代表参与人数达1万余人次,收集到意见建议近千条。 “新阳公共自行车是接地气的产物,是共同缔造的又一成功案例。”新阳街道党工委书记洪福平说,它体现了全社会“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理念。接下来,新阳街道将携手海旅集团,继续采取共同缔造的办法,持续征求群众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新阳公共自行车系统,更好惠民利民。 【活力】 健康生态出行方式推动产城融合 如今的海沧,在滚滚车流中时时能见公共自行车的身影,骑行氛围越来越浓,生态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截至目前,全区公共自行车站点达140个,已覆盖全区。无论前往生物医药港产业园区,还是前往阿罗海购物中心,公共自行车的触角均已覆盖。 海旅集团董事长汪宁表示,力争在投用两周年之际,建成站点200个,投用爱心单车5000部,办卡量突破50000张。 一辆辆凤凰花色公共自行车穿行在绿道上,已成为海沧这座活力新城的标志性符号。 “海沧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健康生态的出行方式,推动着海沧产城融合的进程。”汪宁说,星罗密布的公共自行车站点连接起厂区与生活区,串联起市民的工作与生活,“产”与“城”随着自行车车轮的前进,融合在一起。 【记者手记】 小小自行车 承载大文明 新阳公共自行车的意义,在街道党工委书记洪福平看来,可概括为“通畅”。一方面,将居住区与工业园区连成一体,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新厦门人出行省时省钱省力。另一方面,将工业园区大小企业联系在一起,交通方便了,办事效率提高了,感情自然更加熟络了。车通了,方便了,大家的心情就通畅了,满意率也就上来了,自然也就和谐了。所以说,“一通百通”,小小自行车,承载了社会治理大文明。 【背景】 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 海沧区于2013年7月中旬开建公共自行车系统,当年9月1日正式投用。目前累计办卡3.7万多张,截至今年4月11日,总骑行377万人次,单车使用率达6次/天,继续保持着“零缺损”的成绩。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使用改进型定制轴传动自行车,为全国首创;易通卡互融互通公用钱包功能也为全国首创。 |
相关阅读:
- [ 04-15]厦门海沧区力推公共自行车 重新拾起"自行车文化"
- [ 12-15]公共自行车站点路网升级 海沧市民骑行更便捷
- [ 08-29]海沧为公共自行车注入活力 万株凤凰木扮靓车道
- [ 08-27]海沧公共自行车投用满一年 使用率全国前列获点赞
- [ 04-25]美丽厦门共同缔造 海沧公共自行车投用半年受追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