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观点 ●正确的线路引导厦门产业转型蹄疾步稳,要紧紧围绕路线图,努力发展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有利于引领产业集聚,延长产业链,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增长的项目和产业。 ●产业转型升级要在优化结构中稳增长,在创新驱动中促转型。而无论是优化结构,还是创新驱动,人才至关重要。 厦门日报讯(记者 林露虹 崔昊)在今年厦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转型升级”这一关键词因“新常态”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从新常态视角看经济转型,代表、委员集中探讨的要点相较以往也发生了变化——如何实现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如何让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让新兴产业加快成长,大家各抒己见,探讨新常态下的转型升级新思路。 紧密围绕“5+3+10”路线图 “5+3+10”现代产业支撑体系勾勒出了厦门产业转型升级的路线图。黄清河代表提出:“我们要盘活存量,想方设法留住现有的十大千亿产业链中的优秀企业。同时要做足增量,围绕十大千亿产业链,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聚焦重大产业项目。比如厦门平板显示产业链已达到了千亿的水平,其发展位居全国前列,我们就要总结平板显示产业的成功模式,并尝试把这一成功的模式向其他千亿产业链推行。”黄清河同时认为,厦门正处于转型期,爬坡过坎攻坚转型时期需要靠改革发力,“要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将改革红利释放出来,增添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注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企业是经济转型升级的主体,多位代表、委员结合企业具体的做法进行观点分享。黄文传委员从定位谈起,在他看来,推进转型升级,定位很重要。 梁明煅委员认为,企业转型升级,要适应时代发展大趋势,并关注自身商业模式的创新,因为商业模式就是企业的盈利模式。“阿里巴巴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它本是一个虚拟的电子商业模式,但其利用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建立一个信息平台,让企业以最小的代价,联系到更多的消费者,实现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销售。”梁明煅指出,商业模式的创新应该贯穿于企业经营整个过程中,因为每个环节的创新都可能塑造一种崭新的、成功的商业模式。 留住人才需政府政策扶持 “抓转型升级就要抓好人才升级,是以人才结构优化引领产业结构。”童锦治认为,人才是创新驱动之源,是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具体措施上,李建发代表建议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在自贸区建设的大背景下,需要培养一流的经贸、金融、法律、物流等相关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他说,福建人才存在外流现象,本土人才储备相对不足,如何吸引开放思维与创新人才,是福建特别是厦门必须解决的问题。 刘子芳代表认为,政府要出台硬性政策吸引高端人才。苏庆灿代表则希望政府在出台政策的同时,要研究政策的弹性空间,灵活处理人才落地时面临的一些问题,让真正的人才不受条条框框限制,帮助企业更好地用人、留人。 |
相关阅读:
- [ 12-31]产业升级助推经济转型发展 美丽厦门打下坚实基础
- [ 10-12]福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打造产业“升级版”
- [ 04-16]产业升级样本分析华夏幸福基业:创新思路探索中国产业升级路径
- [ 04-13]两岸平板显示产业合作论坛召开 平板显示要注重“应用”
- [ 07-16]"中国竹之乡"沙县:竹产业升级增效益
- [ 06-02]"北斗基地"支持厦产业提升 公交的士或改装北斗
- [ 03-07]泉州政企学界代表出席经济年会 高峰对话引发“头脑风暴”
- [ 09-26]建宁:特色农业产业升级“新样本”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