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旖旎的园博苑。
往来厦金的候鸟栗喉蜂虎。
筼筜湖与西海域。
厦门海域的中华白海豚。
鸿山公园的松鼠。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王元晖 图/本报记者 姚凡)
2月的厦门,尽管气温依旧带着寒意,但是人们却几乎找不到冬天留下的痕迹。无论是筼筜湖还是五缘湾,清澈的水面,倒映着白鹭们嬉戏的身影。鹭岛内外,郁郁葱葱,带着泥土芬芳的清新空气,流淌在大街小巷。
透视厦门这些年的成长轨迹,“生态”的烙印清晰可见。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国家生态市”如今也正由一个模糊的愿景变为越来越清晰的目标。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的习近平在厦门工作期间主持编制的《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就明确提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优美、清洁、文明的海港风景城市”。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厦门时,勉励厦门要在生态建设上彰显特色、走在前列,“成为生态省建设的排头兵”。从此,厦门开启了生态市的创建历程。
一连串脚步,愈发铿锵有力。2002年厦门完成《厦门生态城市概念性规划》的编制;2004年市政府组织编制《厦门生态市建设规划》,2008年通过国家环保部组织的论证。
2012年5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国家生态市动员大会,对创建国家生态市进行全面部署。2013年4月,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根据国家新要求修编的《厦门生态市建设规划实施纲要》。
如今放眼厦门大地,一个个生态村、生态镇正在加快布局,成为国家生态市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全市共有146个行政村获得省级生态村命名,14个涉农的镇(街)全部获得国家级生态镇命名,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四个涉农区全部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区考核验收。
大海湾,大山海,大花园。随着市委、市政府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宏伟篇章的徐徐铺开,厦门又一次书写着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
生态控制
981平方公里陆域生态控制线,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7.6%——这两个数字,诠释的正是厦门的生态理念。2014年,生态控制线纳入全市“多规合一”业务管理平台,实现了生态控制线的空间定点、定位、定桩,使生态保护区域牢牢固定在“一张图”上,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明确了底线,撑起了一把“绿伞”。
空气质量
为呵护市民共有的蓝天,厦门在全省率先制定并实施《厦门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成为国内继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之后,对清洁空气订立“行动计划”的城市。2014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5.3%,提前达到《厦门市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近期目标。
环境教育
厦门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素质教育,正式出版了《厦门市中小学环境教育知识读本》,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环保活动,全市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90%以上。
1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
“处理好推动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要有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机制、坚定的信心和严格的监管”。厦门创立经济特区以来,始终坚持“生态立市、文明兴市、保护优先、科学发展”的基本方针,在实践中逐步将生态文明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同发展。
一部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开创了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2014年,厦门作为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和住建部确立的“多规合一”试点城市,积极探索,先行先试。
12万多个相互冲突的规划图斑,从此统一到了一张蓝图上。目前,厦门已基本实现“一张图纸严格管控”和“一个平台协同管理”,正逐步完善“一张表格受理审批”和“一套机制保障运行”。
生态红线,也在悄然成为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的关键词。厦门从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确定了城市空间发展框架,并明确提出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建立严格的生态控制线,保育十大山海通廊,并深入组织实施绿道系统建设。
981平方公里陆域生态控制线,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7.6%——这两个数字,诠释的正是厦门的生态理念。2014年,生态控制线纳入全市“多规合一”业务管理平台,作为规划审批管理的依据,实现了生态控制线的空间定点、定位、定桩,使生态保护区域牢牢固定在“一张图”上,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明确了底线,撑起了一把“绿伞”。
不仅如此,厦门还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宜居度为依据,按照生态保护区、协调发展区、重点发展区、优化提升区四类功能,划定了全市主体功能区,实现“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
厦门最大的优势是美好的环境,最大的制约却是资源的瓶颈——土地面积(包括滩涂)才1699.39平方公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40立方米,远低于1700立方米的国际警戒线。市委、市政府深刻地意识到保护好生态环境,集约和节约利用资源才是厦门发展的必由之路。
百家企业节能工程、百家企业节水工程、百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百家企业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百家规模化生态型畜禽养殖场,这就是让人们津津乐道的“五个百家”工程。现在,厦门不仅有以企业清洁生产为核心的“小循环”,而且有企业间“静脉产业”与“动脉产业”相连接的“中循环”,还有包括产业体系、人文生态和社会消费的循环型社会雏形的“大循环”。
“两个百年”发展愿景和“五个城市”定位,让大海湾、大山海、大花园的城市发展战略破茧而出。“一岛一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为厦门的生态文明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2建设温馨宜居的生态环境体系
从五老峰上看厦门,城在海上,海在城中。
厦门最大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市委、市政府的回答是,生态环境过去是、现在是、未来更应该是。正因为如此,厦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特区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实施“山海一体、江海连城”的大海湾城市战略、“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大山海城市战略和“青山碧海、红花白鹭”的大花园城市战略,着力推进“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洁净”五大环保工程,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全面提升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蓝天白云,碧波荡漾,不少人把这样的美景亲切地称作“厦门蓝”。为呵护市民共有的蓝天,厦门在全省率先制定并实施《厦门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成为国内继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之后,对清洁空气订立“行动计划”的城市。2014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5.3%,提前达到《厦门市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近期目标。
而在2012年6月5日,福建省首个机动车污染防治法规——《厦门经济特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正式施行,使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步入法治化轨道。
奔腾的过芸溪,宛如一条绿色的纽带,缠绕着人来人往的东孚商业街。这些年,厦门把饮用水源保护和改善水环境、海域环境质量作为重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建立“河长制”,投入巨资,开展了以保护饮用水源、实施流域综合整治、修复海域生态系统等为重点的水环境专项整治,全面改善和提升了水环境质量。
绿,是厦门的底色。这些年,厦门全面铺开界边、山边、路边、水边景观提升工程,在城郊发展森林公园,在城边建设环城绿化带,在城区建设具有一定面积的成片林,构筑城郊、城边、城区协调配置的绿化生态圈。而一条长达848公里的绿色慢行系统的建设也全方位铺开,今年公共自行车道将基本覆盖厦门岛内。
一场场家园清洁行动,接连开启。厦门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建设、管理、运行一体化”的要求,建立了垃圾处理、利用的新模式、新体系,全市基本实现了垃圾处理、利用“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运营企业化”的路子。
近三年来,全市新增餐饮业集中区面积46万多平方米,关停或搬迁了2000多家油烟噪声污染扰民的餐饮、娱乐、加工维修企业——透过数字,人们不难看到厦门的“宁静”工程。目前,全市已先后建成绿家园、瑞景公园等35个安静居住小区。
3构建和谐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城市扩大了,楼房增高了,田野、森林却缩小了;车多了,船多了,交通便捷了,尾气污染却严重了;住得舒适了,穿得漂亮了,温室效应却侵入了我们的生活;餐桌丰盛了,营养丰富了,可爱的动物朋友却离开了我们……”这样一段话,来自《厦门市小学环境教育读本》的“前言”,虽然简短,却重重敲击着人们的心灵。
这些年,厦门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素质教育,正式出版了《厦门市中小学环境教育知识读本》,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环保活动,全市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90%以上。
市委、市政府把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每年坚持开展不同形式、不同载体、不同主题的环保宣传活动,弘扬闽南生态文化,增强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使创建生态市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正是深谙了这一点,厦门把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推上了重要议程——它对于继承闽南文化的优秀传统、激活闽南文化创造力,发挥闽南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促进闽南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熄灭一盏灯,却能为地球母亲点燃一份希望——每年世界地球日的夜晚,厦门都会因“黑暗”而美丽。事实上,这与多年来厦门定期向社会公布环境质量、发布环保信息,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加强环境保护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舆论宣传不无关联。今天的厦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美丽厦门、生态优美行动等宣传已覆盖到鹭岛内外的每个角落。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成为当前厦门集最广大人民智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思路。在广泛征求市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厦门制定并实施“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之生态优美行动计划,安排162个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项目。创新共同缔造理念,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自觉参与到献计献策、投工投劳、认捐认养、义务监督中去,从房前屋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维护美好环境。
4构筑规范高效的生态环境执法体系
“在我过去的三十几年中,我访问了全世界上百个城市,厦门之美独占鳌头”。 1984年9月8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访问厦门时,曾留下使厦门人足以自豪的评语。
厦门之美,能延续下去,离不开规范高效的生态环境执法体系。
这些年,厦门通过扩大市民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来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广泛的社会基础。近年来,厦门每年平均受理来信来电来访约7000多件/人次,办理率100%,满意率98%。
“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理念,也在悄无声息地融入厦门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厦门通过不同形式,调动公众参与生态市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公众创建生态宜居城市和环境友好型社区的动力,培养公众以建设生态市为己任的责任感,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做生态文明的传播者,做宜居家园的守护者,做文明风尚的创造者,倡导公众共同缔造生态宜居的美丽厦门。
在绿色行政上,政府部门率先创建环境友好型机关,思明区政府、湖里区政府、集美和杏林台商投资区、大嶝镇都建立了区域性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全市还有近200家企(事)业单位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社会也积极创建绿色饭店和绿色家庭。在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一批非赢利、公益性的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自觉地把保护环境看作是自身的义务和责任,争做文明表率。
红花绿叶掩映着整洁的公路,棕榈树风姿绰约,小桥流水如诗如画……今天,南来北往的人们之所以依恋厦门,生态是一个重要因素。市委、市政府始终认为,创建生态市,必须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结合起来,让市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洁的空气,吃到放心的食品,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打造宜居、幸福的城市。
5健全规范高效的生态保障体系
全市国民生产总值从7.4亿元增长到3018.16亿元,建成区面积扩大了约19倍——数字所构筑的,是厦门经济特区设立以来,这座城市高速现代化的恢弘进程。
然而,与之对应的,却是厦门如初的生态。从朴素的自然之美走向人与自然共融共生的和谐之美,不少人发问:厦门的美,来自哪里?
规范高效的生态保障体系,无疑是厦门之美的一个重要屏障。1994年3月全国人大授予厦门经济特区立法权后,厦门颁布的第一部实体性法规就是《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近二十年来,厦门制定了《厦门经济特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厦门市防治机动车辆噪声污染规定》、《厦门市海域环境保护规定》等一系列与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保护有关的法规和规章,法治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得益彰。
今年元旦,也是厦门生态法治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厦门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条例》正式施行,成为继《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之后,全国第二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法规。
剑指国家生态市,一个又一个新举措环环相扣。在《关于印发厦门市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厦门把生态市创建的各项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在周密计划、明确目标任务的同时,建立了严格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做到任务到部门、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这就是厦门。
她有山海格局之美——一座城市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无法复制的城市气质,也在于城市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形成的人居环境。山海交融、生态优美的自然环境,让世人趋之若鹜。
她有发展品质之美——以占全省1.3%的土地面积,创造出了全省13.87%的生产总值、23.63%的财政收入,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达98.64%。
她有多元人文之美——以侨乡风情、闽南文化、异国情调、温馨现代为特色,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城市气息在这里交融。
她有社会和谐之美——以全面开展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为载体,厦门充分发挥市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从政府唱主角变为群众唱主角。
每一次迈步,都在厦门的生态文明之路上留下清晰的足迹。国家生态市,厦门阔步走来。
成长
●1994年 《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颁布
●1996年 《厦门市防治机动车辆噪声污染规定》施行
●2002年 《厦门生态城市概念性规划》完成编制
●2004年 《厦门生态市建设规划》组织编制
●2008年 《厦门生态市建设规划》通过国家环保部组织的论证
●2010年 《厦门市海洋环境保护若干规定》施行
●2012年 《厦门经济特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施行
●2013年 《厦门生态市建设规划实施纲要》通过
●2014年 生态控制线纳入全市“多规合一”业务管理平台
●2015年 《厦门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条例》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