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记者林露虹)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蒙徽曾用“四个一”来概括厦门的“多规合一”探索:形成一张图;搭建一个平台;合成一张表;完善一套体制。这里的平台,指的就是“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 今年1月1日,厦门全面试运行“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除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外,还整合了林业、市政、水利、海洋等各专项规划。“我们建立这个平台,目的就是以信息化手段来实现市委市政府推进‘多规合一’的工作思路。”市规划信息中心张晓宏说,“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是厦门借助信息化手段,在智慧治理上作出的有益探索。 流程优化 促进土地资源有效利用 “共享”是平台的核心。简单理解,平台好比一个“云端”,把40多个市、区级单位的将用地边界、空间信息、建设项目参数等多元化信息都融合统一,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随时调取查看。 “过去大家各自规划,如今通过数据的共享,还原了整个城市建设的真实性。”张晓宏说,“多规合一”之前,规划局的图,建设、国土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可能看不到,而现在,大家不仅可以资源共享,还将共同维护。也就是说,该平台是多部门协同合作、共同缔造的平台。 信息共享,也就避免了规划相互“打架”的问题。在多规合一平台上,记者看到,用技术手段“展示”出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在空间布局上的差异,形成了“图斑”。“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可以提前谋划,推进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张晓宏举例说,“假如一个地方要盖房子,我们就可以通过平台知道其所在位置是否和文物保护专项规划有所冲突,大家一起讨论,哪里有问题,哪里还需改进,待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再推向社会。”这么一来,平台使得空间资源在多个规划中相互匹配,既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大格局,让生态红线真正落地,又保证了产业发展建设腹地,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提速增效 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服务 多规合一后,“跑部门”变成了平台上的部门内部协调,审批效率自然大幅度提升——据统计,用地审批从过去的53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张晓宏介绍说,建设单位只需提前准备好材料,提交到市行政服务中心统一收发件窗口,随后材料就会汇总到“多规合一”平台。各有关单位在平台上并联审批,共同协商,最后审批结果也将汇总到平台。建设单位只要在第10个工作日到市行政服务中心统一收发件窗口领取结果即可。 信息的共享,还意味着流程的透明公开。据了解,多规合一平台上每个环节都是有记录的。此外,相关部门还可以根据厦门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自己在平台上策划建设项目然后生成,推向相关政府单位或者向社会公开招标。“这样一来,政府职能就从被动审批,变成主动服务了。”张晓宏认为,透明则高效,高效则便民,从这个角度而言,信息化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型。截至今年1月26日,由政府部门主动生成的项目已经超过了200个。 张晓宏透露,下一步,“多规合一”平台还将与i厦门一站式惠民服务平台打通,建设单位届时可以直接在i厦门上提交材料,审批结果也可以在i厦门上看到。另外,平台还将添加个人用户的子栏目,计划允许市民访问平台,查看一些重大规划内容。 |
相关阅读:
- [ 01-29]从"跑部门"变"走网路" "多规合一"解决规划冲突
- [ 01-08]推进"多规合一"转变职能 王蒙徽拜会中财办住建部领导
- [ 01-06]"多规合一"平台正式运行 项目生成完成时间将缩短
- [ 12-28]新华社发文介绍厦门改革经验 "多规合一"转变审批模式
- [ 12-17]厦门今年全力推进"多规合一" 多部门整合并联审批
- [ 12-17]【行进·美丽厦门】“多规合一”统筹引领城市发展
- [ 12-15]下月起厦试运行"多规合一" 项目审批时限缩短过半
- [ 10-31]厦门“多规合一”研讨会召开
- [ 10-31]厦门“多规合一”研讨会召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