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经济企业 > 正文

二胎经济成“剃头挑子一头热” 众多商家铩羽而归

2015-01-03 08:59:36香卉辉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电商 海淘火爆进口猛增

有人说,二胎经济真正带火的是进口商品诸如奶粉、尿布的海淘,以及网店的销售,事实似乎也是如此。

据厦门海关统计,2014年前11个月,厦门进口纸尿裤出现量价齐升的增长势头,共进口5683.9吨,同比去年增长155.9%。厦门一家洋品牌奶粉代理商也表示,去年厦门市场的增长比较明显,比2013年增长三成左右。

厦门贝贝怡童装只做网店,2014年一年,其销售业绩增加了六成多。

业内人士曾预测,“单独二孩”政策对纸尿裤进口市场刺激最为明显,厦门几大纸尿裤进口商都是二胎政策明确后才挤入该市场。随着二胎商机的进一步显现,电商渠道的进一步拓展,将促使厦门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纸尿裤进口与集散口岸。

不过,经过近一年的市场观察,更多的业内人士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出现婴幼儿产品进口量增加,二胎政策并不是主因,最重要的原因是,网购时代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在网上购买婴幼儿产品,尤其是对国产品牌质量不信任进而亲自海淘。因此,对网购、海淘等行业来说,购物方式和观念的改变,更甚于二胎政策的刺激。

年度观察

二胎经济为何化为泡影?

被众多商家寄予厚望的厦门二胎经济,为何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最终化为泡影?最根本的原因,是政策落地后市场投资过热,形成了一个供大于求的卖方市场,最终是投资客自伤。

这些一哄而上的投资,来自各行各业,而且不单是终端零售在膨胀,上游的生产公司也在不断地增资扩产,增加产量和市场占有,中端的进口商又在不断扩大进口量。

在另一头,负责消费的二胎市场却没有出现预期的大规模扩大,供大于求,形成卖方市场,投资客们赚钱的梦想破灭。这在很多行业都存在,农产品种植、禽畜养殖等等,跟风投资的结局几乎都很惨淡。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则是今年经济大环境不佳,不少行业的员工收入水平下滑,消费欲望受限,这也是二胎经济破灭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奶粉和尿布,二胎几乎可以将一胎的东西全部物尽其用,没有大的开销。”厦门不少二胎家庭透露说,消费能力有限,导致二胎初期育儿成本增长并不明显。

厦门二胎经济的泡影破灭也给大家提了个醒,投资一定要理性,不但要避免蜂拥而上,更要看清大环境。

新闻链接

厦门符合条件夫妻 超八成未申请生二胎

2014年3月31日,福建省正式实施“单独二孩”这一政策,如今2014年已经过去,但预想中的生育“井喷”并没有在厦门出现。

数据 超八成符合条件夫妻未申请

厦门卫计委数据显示,厦门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夫妇约有2.5万对,但自“单独二孩”落地至2014年9月30日,全市仅有4220对夫妇申请办理再生育服务证,比例不到两成。换个说法就是,超过八成符合政策的夫妇未申领再生育服务证。

“这个数据会趋向平稳,不会再有大的波动了。”厦门一位计生部门的官员分析,往往政策刚推出的时候,都会遭遇一个申领高峰期,如今“单独二孩”政策推出半年多了,每天的申领数量已经回落了,不会再出现井喷式的申领高峰。

不仅大多数符合政策的夫妇没有申领再生育服务证,申领的人群中生二胎的人数也不多。厦门计生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已领再生育服务证的夫妇只有不到两成生育二胎。

探因 年轻人生育观正在转变

就厦门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夫妇申领再生育证比例低的问题,厦门卫计委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生育二胎需要大量的精力、人力、财力,没有一定经济实力,将无法承担多一个孩子的压力,这些方面都影响这些符合政策的夫妇决定是否生孩子,许多夫妇需要时间来考虑。

“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上述官员表示,现在处于最佳生育年龄段的均为80后,这些年轻人普遍受过高等教育,自身的生育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停留在中国人传统的“多子多福”的观念里。“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追求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自我意识的观念强,担心生了孩子之后就没了生活质量和空间,这也影响他们决定是否申领再生育证。”

“现在,我们都在鼓励符合政策的夫妻生孩子。”一位计生官员表示,“单独二孩”在厦门暂时还没遭遇到政策壁垒,孩子上学等都不会受影响,但受年轻人自身选择的影响,真正选择生二孩的人并不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