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回顾 卖窃听软件获刑4年半 29岁的阙某是厦门一家手机软件公司的老板,上个月,他因销售窃听软件和其他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半,并处罚金5万元。据了解,该案是福建省首例因贩卖窃听软件而被判刑的案件。涉事软件就是红极一时的“灵猫静静”软件。 2011年,阙某开始在网上销售这款软件,他通过QQ和买家取得联系,买家花1000元左右,就可以下载这款软件,然后从服务器上拿到想要的信息。据了解,当时有买家把这款软件装在妻子手机上,结果发现妻子有外遇。离婚后,女方随即报警。 此后,公安机关发现,涉及该软件的案件涉及30多个省市。最终,公安机关将销售网站和设计人员全部抓获。法院审理查明,阙某共获利约9.5万元。 法院认为,阙某违反国家规定,提供专门用于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其行为已构成提供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另外,阙某还犯有其他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半,并处罚金5万元。 受众人群 这四类人群爱买窃听器 窃听器材和软件主要消费群体是那些?暗访组成员在暗访中了解到,有四类人群是主要受众。 第一,商人。他们主要用于窃听竞争对手在和别人谈什么生意,怎么合作。 第二,家庭成员,主要是用于窃听爱人有无婚外情。 第三,追债者,他们主要窃听目标对象的通话和定位其在哪里。 第四,一些私家侦探也偏好使用窃听器,用于定位跟踪和窃听。 提供窃听器材和软件的人,对消费者有没有相应的使用限制?卖手机窃听器的女子表示,他们只负责把消费者提供的号码复制成另外一张手机卡,至于消费者拿去要做什么,他们也管不了。暗访组看到网上的一些监听软件中,软件说明里都注明:本程序主要为了学习,如果用作非法用途,后果自负。 律师说法 买卖窃听器材都是违法行为 福建省金海湾律师事务所主任郑志宁表示,从事窃听、窃照器材和软件的买卖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因为买卖这些器材,可能会危及个人隐私和相关重要机密。非法使用这些器材和软件,也是违法行为。如果研发者是出于个人兴趣爱好而开发手机窃听软件,没有用于商业用途和故意上传到网络,供网民购买和下载,可能就不涉嫌违法。如若不是,那就有可能会侵害到网络安全,并给公众隐私带来损害,性质也不一样了,可能涉嫌违法。至于窃听器材和软件可能会给部分人带来损失,具体由谁来承担这些损失,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晨报暗访组) |
相关阅读:
- [ 01-12]男子带女友到宾馆开房 半夜在枕芯里发现窃听器
- [ 10-17]外表像手机的窃听器竟惊现泉州街头
- [ 04-01]手机窃听器变电话模型 为窃听妻子男子被骗1830
- [ 12-14]儿童监听手表在厦“升温” 孩子戴表进校需老师同意
- [ 09-05]女子为防男友出轨网购手机监听卡 被骗近1800元
- [ 08-10]“伪基站”可监听你手机!厦门警方抓获2嫌疑人
- [ 06-26]手机定位监听器公然叫卖 律师称已侵犯隐私
- [ 08-07]龙岩一女士怀疑丈夫出轨 买手机监听卡被骗5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