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微信疯传:微信圈家长呼吁给孩子定做冬暖夏凉材质好的校服
三大难题待解:家长的心理价位、学校的审美品位、制服的实用性
因其便利性,运动服几乎成了校服的“同义词”。
家长爱买大码,导致孩子的校服穿得松松垮垮。
厦门日报讯 (文/记者 佘峥 图/本报记者 姚凡)校服,又见校服!近日,朋友圈号召家长转一条关于校服的微信:“呼吁:市政府领导们、教育局领导们!你们的孩子也上学,孩子们每周一至周五穿的那身校服,夏天不透气,冬天不保暖,材质属于化纤类,遇火比其他材质更易燃,易烧伤,长久穿,对孩子的皮肤是一种伤害。能不能给孩子们定制一套质量好的校服、哪怕是帆布、棉布类,最起码能尽量做到冬暖夏凉吧!(校服建议类似户外服装一样,防风保温,一定加上反光条!)有同感的家长们转起!我也是家长!同意!果断转!”
调查发现,这条微信在各地的朋友圈都在流传,并非源于厦门,有两个证据:厦门2012年版运动服有反光条;厦门校服规定了棉的含量,并非只有化纤材质。负责校服的市教育事务受理中心说,学生的校服不能是全棉的,因为容易皱。
此外,转发的家长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条微信的漏洞:什么样的布料可以“冬暖夏凉”?
不过,厦门家长没看仔细就不停地“果断转”,说明大家对校服不满意,而且,不满是累积下来的,校服问题几乎年年提届届提,但没有多少改变。
今天,本报就收集到的家长吐槽,对校服做一番大调查。
吐槽1
为什么校服那么难看?
确切地说,校服应该叫“学生装”,它包括“运动服”和“制服”。现在厦门绝大多数学校学生穿的是运动服,为了运动方便,运动服尺寸会大些,因为孩子要长个儿,有的家长征订时特意买大好几码,孩子穿起来自然松松垮垮。
家长所说的难看的校服其实是运动服,他们希望孩子能穿上制服。但是目前厦门300多所学校中,只有20多所有制服。
吐槽 2
为什么学校不定做制服?
首先,在大多数家长的观念中,校服应该物美价廉。但,以经常被当成标杆的日本高中校服为例,一套大约要3万多日元,折合成人民币超过1500元。而在厦门,一套包括外套、衬里(马甲)、长裤(裙子)、衬衫、毛背心和领带的制服价格为310元,已经引发家长投诉。学校因此就不愿征订了。
其次,学校每天都有大课间运动,学生几乎天天要上操场,穿制服不方便,加上绝大多数学校没有学生换衣间,导致制服利用率很低,一学期穿不了几次,家长怨声载道,学校因此不愿征订制服。
再次,在校服款式方面,校长或相关处室负责人的品位决定了整所学校的品位。2013年,我市曾就校服做过调查,近一半的被调查学生表示学校没有就校服款式征求过学生意见。
吐槽 3
校服生产厂家是否有暴利?
有家长质疑,从网上买一套质量更好的校服,跟学校校服价钱差不多。
事实上,从2006年开始,厦门学生装开始招投标,即教育主管部门提出布料标准,公开招投标,最低价格中标,招投标每三年一次。到2012年第三轮招投标,校服的布料标准得到大幅提升。市教育事务受理中心说,以目前校服的克数和含棉量的标准来看,家长无法在市面上找到更便宜的价格。
吐槽4
为什么校服不放开市场?
2012年,厦门校服第三轮投标进行了改革,运动服中标厂家为六家,即每区一家,最后通过抽签来决定哪家企业负责哪个区的运动服供应,即企业代表抓到哪个区就是哪个区。
每个区要固定一家企业,也是吸取了以往的教训——2012年以前,中标的六家企业没有“势力范围”,想到哪个区就到哪个区,导致有的企业不得不通过送礼等方式来打点学校。
吐槽5
校服零售点号码不全
有家长说,去零售网点买校服,号码往往不全,常常要从夏季就预订冬季校服,很难买。
据悉,目前一个区只有一个专卖点,因为校服“一校一款”,出于效益考虑,生产厂商不敢提前生产,以尽量减少库存,这就造成大量校服集中在一个时段生产。
尽可能全市统一校服,是解决校服难买问题的利器。毕竟,大规模生产可以给厂商提供更大的利润空间,届时校服甚至可以进超市。
但是,市教育事务受理中心说,一直在推动全市统一着装,但进展极其不顺利,大多数学校认为要有自己的个性和文化。
吐槽6
制服不够厚,无法御寒
有家长说,校服的运动服、制服都不够厚实,天冷时起不到御寒作用。不过,厦门校服一般只分秋冬和春夏两季,如果冬天的校服厚了,又担心秋天或春天穿着太热。因此2012年的第三轮招投标增加了毛衣、夹棉和风衣,但订购的学校很少。
市教育局曾特别下发通知,要求学校天冷时应允许学生加外套,但有的学校非常死板,严禁学生加穿外套。
链接
来“厦门招考”
吐槽校服
受市教育事务受理中心委托,本报教育类公众号“厦门招考”征集学生家长对校服的意见,您认为校服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穿出朝气,赶紧跟我们一起分享吧!
此外,“厦门招考”今日为您推送厦门校服的价格表、技术指标,以及各区校服供应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