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副驾不系安全带扣分是谣言 朋友圈传"交规"不可全信

2014-11-29 16:08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卢超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司机不系安全带的处罚仅针对于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段,很多司机已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刘东华摄

  

儿童乘车建议使用安全座椅。 资料图片

厦门晚报讯(记者 朱俊博)副驾驶位有不满14周岁的人乘坐,记6分,罚300元。”“副驾不系安全带,记1分,罚50元。”这两条微信最近在朋友圈中疯传。下周起,全省电子监控抓拍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将恢复记分,听起来这样的规定似乎也合情合理。但警方澄清说,目前对副驾驶座乘客并没有什么限制,不过虽然这是“谣言”,还是有警示作用的。从安全角度考虑,儿童乘车最好使用放在后排的安全座椅。

吓一跳

2岁孩子坐在副驾位

一路上有人侧目而视

妻子警告:你再让孩子坐在副驾驶位,下回就要被罚惨了

昨日下午,张先生要出门办事,两岁的孩子没人照顾,只好把他一起带走。张先生给孩子买的安全座椅装在后座,担心小孩子不肯老老实实独自坐在后面,他就把小孩放在了副驾驶位上。

张先生知道副驾乘客必须系安全带,但孩子实在太小,安全带一系上就被肩带卡住了脖子。孩子不舒服,拼命挣脱,张先生只好放弃了。

一路上,张先生都尽量放慢车速,拐弯时也小心翼翼的。在等红绿灯时,他发现边上的几名司机都投来异样的目光。张先生有些心虚,直到到达目的地才松了口气。

回家后,妻子警告他:“如果你下次还这么开车,就要被罚惨了。”她给张先生看了条微信,除了副驾驶座乘客不系安全带要被记1分罚50元外,还说如果副驾座上的乘客是不满14周岁的孩子,要记6分罚300元。

看到这条微信,张先生吓了一跳。他早听说12月起原先不记分的几项交通违法行为要恢复记分了,看来是真的。

没这事

副驾位乘客不限年龄

不系安全带也不会处罚

交警提醒:孩子坐在副驾上危险系数高,系安全带有必要

“如果规定副驾驶座不能让孩子坐,那SMART这种车怎么开?”听到微信上的这个传言,一名交警笑了。他说,有些单排的微型车只有两个座位,真要按微信传言所说的来处罚,肯定卖不出去了。

交警说,目前警方的处罚依据,是根据2013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道路交通法,也就是公安部123号令。其中对副驾的乘客没有限制,尤其是并未限定乘坐年龄。

虽然警方确认了“副驾不系安全带记1分罚50元”和“副驾乘客未满14周岁扣6分罚300元”是谣言,但交警表示这也算是“善意的谎言”。“这样的谣言不会有负面影响,毕竟本意是提醒副驾座上的乘客注意安全,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交警说。

副驾位的危险性,很多人都已了解。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原本是救命的安全气囊和安全带也可能是致命的。弹开的安全气囊可能捂住孩子的口鼻,而安全带则可能勒住孩子的脖子。即使是宝宝专用的安全座椅,放在后座也比放在副驾驶座的安全系数要高得多。

虽然没有处罚,警方仍建议别让孩子坐在副驾驶座,成年人也要系好安全带。

谣言多

网上流传的9条处罚规定

其实都不准确

记者调查:2012年就开始流传,虽然不真实但都是善意提醒

随着电子监控抓拍交通违法行为将恢复记分的日期临近,类似的微信内容在网上疯传。记者注意到,这样的微信内容一共有9条,但大部分表述不是很准确。

比如,微信传言“闯红灯记6分,罚100元”,而新交规的表述为“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的”,只记分不罚款;传言“行驶中拨打手机,记3分,罚100元”,新交规表述为“驾驶人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行为的,将被记2分”。

此外,对于酒驾和超速行驶的违法行为,微信传言只简单提到将分别记12分和6分,事实上,酒驾和醉驾还有区别,后者被列为刑事犯罪的范畴,处罚措施要严厉得多。

仅有一条最接近“真实意思”的微信内容是“有意遮挡号牌记12分,顶额处罚”。按新交规,对此类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是记12分。交警说,处罚前还得核查驾驶员的身份,以及与这辆车之间的关系,以排除该车涉及被偷、被抢等嫌疑。

记者发现,这些微信传言其实2012年就开始流传了,虽然表述不准甚至是谣言,但目的都是提醒司机注意安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