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晚报讯(记者 王东城 通讯员 姚晓青)在不远的未来,去医院看病,除了带医保卡之外,或许还会自带基因芯片,这样一来,哪些药不能吃就一目了然。日前,厦门大学教授、分子诊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庆阁提出了“个体化分子诊断”等一系列观点。 此前,传统的统一用药治疗模式,对大多数肿瘤患者来说并没有明显的疗效,这是因为不同肿瘤患者个体先天体质不同,对部分药物甚至还有不良反应。近年来,个体化治疗被更多专家所重视。所谓个体化诊断,就是根据每个个体对某一疾病的易感性或对某一治疗手段的反应不同,对不同人群采取适当的预防或治疗性干预措施,为个体免去不必要的治疗费用和不良反应。“比如有的肿瘤患者明明对一些药物没有效果,如果采用个体诊断,就可以省去每个月高达10万元的药物花费。”李庆阁说,以后人们去医院看病,或许将流行随身携带自己的基因芯片,这样可以让医生迅速了解患者的个体情况,并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避免开出一些对患者无效甚至有副作用的治疗手段。 |
相关阅读:
- [ 10-22]福州琅岐镇:小镇居民为啥愿意家门口看病?
- [ 10-16]医院看病抢车位 患者如何不头疼
- [ 10-10]男子开车送奶奶到福州看病 竟将其落在服务区
- [ 09-04]毒贩带妻儿看病仍不忘“生意” 被民警当场抓获
- [ 06-28]7月1日零时至7月2日12时 刷社保卡看病将暂停一天半
- [ 06-21]78岁老人摆摊为攒钱治病儿 热心人慕名来买菠萝
- [ 05-22]智能化医疗服务让厦门市民看病“一卡通”
- [ 05-09]连江6旬老依姆腰系万元 嘴里念叨要“出国看病”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