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渡邮轮中心码头购票窗口井然有序。(记者 张淇辉摄) 优化软件 适时加大网络售票比例 培养游客形成“先从网上购票”的习惯,是需要继续强化的方面。随着网上购票的习惯逐步养成,轮渡公司将适时加大网络售票的数量比例。 加强硬件 人行天桥基本完工 东港路正在建设的人行天桥已经基本完工,方便码头游客疏散;在特殊情况应急预案方面,轮渡公司将加强演练,做好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冬季雾航期。 厦门日报讯 (文/记者 徐景明 黄晓波)随着昨日末班船发出,厦鼓轮渡航线调整顺利完成“一周大考”,初步完成磨合,进入正常运转。统计数据显示,10月20日至26日这7天时间里,上岛乘客(包括游客和市民)的总量达到19.8万人次,最高运量出现在25日(周六),达到3.8万人次,最低运量是调整首日,为2.1万人次。 数据 恢复常态 符合调整预期 数据显示,调整后的厦鼓轮渡客运量呈现“先抑后扬”,7日客运量分别为2.1万人次、2.4万人次、2.6万人次、2.6万人次、3万人次、3.8万人次、3.3万人次,初步实现了“居民优先、客流分开、提升品质、安全第一”的调整目标。 对于这个运营数据,轮渡公司总经理黄育斌表示,这体现出各方正在积极适应调整,磨合期平稳度过。“调整头两日的数据,基本还属于‘阵痛期’,不具备代表性;随后,乘客数量连续两日(即周三和周四)稳定在2.6万人次左右,可以代表平日的水平;而从周五开始到周日这三天的高峰,乘客数量达到或略微突破3万人次。”他说,“后五天的数据变化,基本围绕3万人次这个鼓浪屿的‘日最佳承载量’上下浮动,处于一个理想的范围内,符合调整预期,具有参考价值。” 游客 适应变化 重建出行习惯 从售票、候船情况中也可以观察到游客正在积极适应变化。比如,调整首日,虽然只有2.1万人次的运量,但东渡邮轮中心码头购票窗口前一度排起“长龙”,买不到票的游客席地而坐;而到了周末,运量提升至3万人次以上,购票窗口前反而井然有序,15分钟就能排到窗口,大厅里也没有游客滞留。 同时,调整首日首班船只有零星几个客人,而随后几日首班船上座率迅速攀升,周六更是爆满发出,游客错峰出行意识已经建立;首日嵩屿码头仅运送游客约1000人次,而周六高峰达到7000多人次,分流出行效果显现,上岛旅游更加有序。 黄育斌说,这种反差,主要还是前两日游客不适应新的购票规则,还凭借着老习惯到码头“即买即走”,导致到了现场发现没票可买。后几日,这种情况有了明显改观,游客也在从新规则中建立新习惯。 部门 一周三次联席协调 港口、港务、轮渡、交通、海事等方面也在积极总结经验,改善服务流程。上周五,码头售票窗口从8个增加至16个,网上售票数额也从每班100张增至200张;公交方面根据客流实际情况调整运力,大客流线路发班量从每日100个增加至300个以上;海事部门加强对新航线的监管力度,确保旅客出行安全…… 与游客“面对面”的旅游部门,也积极针对现场购票等候时间长、购票后候船时间长、网络购票系统不稳定等问题,一周三次召开多部门联席协调会,及时总结并改进。 为了避免东渡邮轮中心码头附近交通拥堵,交警部门在码头周边进行了交通组织,将4个路段改为单行道,形成了可疏解车流的三条单向“环线”,并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启用码头内外11套交通治安监控、8套高低结合的高清视频监控实现无盲点“监管”。 |
相关阅读:
- [ 10-26]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闭幕 下届在榕举行厦鼓航线迎首个双休日
- [ 10-23]厦鼓新航线正式开通 鹭江道交通高峰期将迎考验
- [ 10-22]厦鼓航线调整2天鼓浪屿"减负" 35元票紧俏
- [ 10-22]厦鼓航线调整正加快磨合 借道嵩屿最少省半小时
- [ 10-21]厦鼓轮渡航线调整 东渡码头至内厝澳航线初体验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