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厦门频道首页>城事> 正文

厦万名环卫迎来环卫工人节 美丽厦门再次感谢你们

2014-10-26 08:32:59殷磊来源:厦门网责任编辑: 刘玮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环卫工人清理海滩上的垃圾。(本版图片/记者 黄嵘摄) 

环卫工人清洗道路。  

厦门日报讯(记者 殷磊)

一天24小时,他们用双手清洁着城市的容颜;一年四季,他们用脚步丈量着城市的距离。是他们不分昼夜的劳动,扫除了大街小巷的污秽;是他们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众人置身户外时的清新。城市道路是他们的工作车间,都市街巷是他们的办公大楼。无论春夏秋冬,无论狂风暴雨,他们始终如一地默默奋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城市美容师”。

要实现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提出的两个百年愿景,离不开他们的辛勤付出;要享受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活,少不了他们的默默奉献。今天,全市1万多名环卫工人迎来了福建省第19届、厦门市第23届“环卫工人节”。我们把目光对准他们,就是希望市民能记住这些普通人的可敬、可爱,希望人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尊重他们的劳动,关心他们的冷暖,共同谴责那些破坏市容环境卫生的行为。

垃圾分拣中心。  

公厕管理员。  

1

道路清扫工 保洁路程不亚于马拉松

每天凌晨4时,大多数市民睡得正香的时候,家住蔡塘古地石的刘大姐就要起床,经过简单的洗漱之后,4点半,她要赶到蔡塘附近的吕岭路,在夜色中开始一天的道路清扫保洁工作。

刘大姐是四川人,今年42岁了,她来厦门已经十多年,一直从事环卫保洁工作,她最熟悉的就是她手中的扫帚和她脚下保洁的路段。她负责清扫的路段是吕岭路的金尚路口到嘉禾路口,清扫长度两公里多。包括她在内的20多名清扫工,分成几个小组,每组三人,每天对吕岭路进行清扫保洁。早上7点前,她和同事必须对这条路段完成一次全面、细致的“大清扫”,人行道、绿化带、路缘石、辅道、垃圾桶都在保洁的范围内。

“大清扫”完成之后,天色已经大亮,路上行人越来越多。刘大姐放下了扫帚,但是她还是不能闲下来,她还要进行被环卫工人称为“捡袋子”的工序,也就是要巡视路面,及时清理行人丢弃的垃圾:早餐包装袋、空饮料盒、烟头等等。

上午10点多,路上行人没有那么密集了。这时刘大姐和同事又操起扫帚,开始道路的清扫保洁作业。这时的作业与“大清扫”时不同,动作幅度不能过大,还要注意避让行人和车辆。像这样的清扫中午12时还必须进行一次,环卫工人只能轮流离开去吃中午饭。刘大姐匆匆赶回家简单吃一餐,又急急忙忙赶回路上,趁着中午行人稀少开始一天中第二次“大清扫”。大清扫要赶在下午两点之前完成。下午3时30分,还要再进行一次保洁清扫,“捡袋子”也还要继续。粗粗算一下,刘大姐一天下来光走路就要走几十公里,不亚于马拉松全程。

林大姐是一名道路清扫工人,她负责保洁的路段是杏林东路。这1000多米的路段,她每天要来来回回保洁十来趟。除了清扫路面,她和工友还要清洗垃圾箱和果皮箱,“要做到手摸不见灰才算达标”。

这些“马路天使”是市民最熟悉的环卫工人,他们在一线环卫工人中占比最大,近8000人。市环卫处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日益加大,环卫工作的作业成本逐年提升。以道路的清扫保洁为例,从过去的每天“二清扫二保洁”增加到现有的“二清扫四保洁”、“二清扫六保洁”,甚至是“二清扫24小时保洁”。

垃圾集装箱牵引车修理工。  

后坑垃圾中转站机修工。  

2

清洁楼管理员 每天迎送数十吨垃圾

余大姐是万寿清洁楼的“楼主”。她管理的清洁楼每天“吞吐”垃圾达数十吨。

作为万寿清洁楼里最大的“领导”,余大姐每天都身先士卒,哪里脏了就赶紧用扫把清理,加强现场管理控制各类噪音、加强垃圾消毒减少蚊蝇孳生、增多清洗次数抑制异味。

万寿清洁楼建设的年代较早,没有安装压缩机,余大姐就找来大木板盖在垃圾上,和同事一道在上面蹦蹦跳跳,靠体重来踩实垃圾。她还因为蹦跳用力过度导致了腰椎间盘突出。她对此没什么怨言,她说,就靠着这项“运动”,一天算下来,垃圾转运车可以少跑两趟,司机省了功夫,单位节省了油费。

来自城市各处的大量垃圾不可能直接送到填埋场、焚烧厂或分类处理厂处理,必须要集中转运。清洁楼扮演的就是这样的角色。全市的清洁楼有近200座,管理员达八九百人。这些“驻点”环卫工人每天迎来送往的就是一车车的垃圾。余大姐们要在保证垃圾顺畅转运的同时,把清洁楼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3

公厕管理员 全年无休 值守保洁

在BRT二市站的天桥旁、厦禾路南侧的人行道上,有一座造型雅致、通体乳白色的公厕。这座公厕是2010年底建成投用的,是厦门“公厕革命”新建的第一座公厕,也是厦门首座“钢结构环保标准公厕”。柯大姐就在这里工作。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她每天要在这里工作12个小时,不能离开片刻。春节假期也不例外。

厦门的环卫工人和保洁员中龙海人最多,柯大姐也是。十多年前,在朋友的介绍下,她来到厦门做卫生保洁员。2010年底,她被安排到二市公厕,成为一名公厕管理员。二市公厕是24小时昼夜开放的,公厕管理员“两班倒”,柯大姐是白班管理员,她的弟弟是夜班管理员。

柯大姐平均三五分钟左右就要操起拖把,将公厕里外的地面拖一遍。一天12个小时下来,在这个小小的公厕,体形偏胖的柯大姐光拖地就要走数千米的路程。“不拖不行,环卫处会检查,自己也看不过去”,柯大姐说,环卫处对公厕的卫生查得很严,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来检查。柯大姐最头疼的就是遇到下雨天,每个上厕所的人都要踩进一串黑脚印。“今年老天很照顾,下雨天比较少”。

在公厕的管理间内,记者看到了一口正亮着灯的电饭煲。里面正在煮稀饭。按照规定,公厕管理员不能离开公厕,所以柯大姐的午饭只能在管理间内吃;同时,公厕也不能见明火,所以她不能炒菜,只能用电饭煲煮饭,加上家里带来的小菜,随便凑合一顿。

后坑垃圾中转站平台辅助工。

4

环卫车维修员 耐脏忍臭 业务精专

53岁的老黄早先是一名轮船维修工,1997年转职成为一名环卫车维修工。在散发着恶臭、滴淌着污水、围绕着蝇虫的垃圾车底进行维修对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工作中的老黄非常爱较真,如果车子修不好,晚上睡觉都睡不踏实。有一年,思明环卫处新引进的一辆美国运转车出现重大故障,车辆的各种配件比较先进、技术含量高,维修工作陷入困境。老黄带着班组成员顶着严寒,在户外连续工作三天两夜,逐一排查故障原因,仔细推敲维修方案,最终让车辆重新精神抖擞地上路了。

还有一次,一辆环卫车过来检修刹车,同事费了好大功夫修好后,却被老黄要求返工。原来,他发现车辆在刹车时四个轮子抱死的程度不一致,容易导致翻车。大伙都说这个操作起来太麻烦,老黄却说什么也不同意敷衍了事,最后他带着大家一起动手,终于让车子真正达标。

环卫车辆工作负荷大,容易出故障,必须经常性地维修保养才能保证正常运转。厦门有数百辆垃圾运输车,但全市环卫车维修工仅200多人,他们每天都在恶劣条件下满负荷工作,为垃圾清运保驾护航。

5

环卫设施维修工

随叫随到 辛勤付出

周六下午4时左右,湖里区环卫处设施服务所维修班班长老杨的手机又响了。海天路公厕管理员来电求援:洗手池的软管漏水了。老杨二话没说,叫上小郑立即赶往海天路公厕。到现场时,老杨发现,是小孩洗手池的软管漏水了,如果要修的话,只能从洗手池底下30厘米高的空间躺着挪进去。

老杨肚皮贴着洗手池下沿勉强挤了进去。一边的小郑把扳手、生料带等东西逐一递到老杨手上。软管上的漏水不断地沿着老杨的手流进了他的腋窝,弄湿了他的衣服。3分钟后,老杨就换好了软管慢慢地挪了出来。他说,这还算是“小儿科”,如果坏在墙体,就要挖墙,那就“很麻烦”,因为里面的操作空间实在太小了。

下午4时许,老杨的维修班组按照原定的工作安排,来到江头清洁楼更换行吊起重葫芦钢缆。老杨说,钢缆起了毛刺,虽然还可以继续使用,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小患不除必酿大祸。在距离地面近10米的高空拧下螺丝,卸下旧钢缆,取出导槽器,再用吊机换上新钢缆,穿上葫芦挂钩……几名工人全神贯注分工配合,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将钢缆换上,每个人都累得满身是汗。

6

中转站平台辅助工

连续11个春节都加班

打手势引导垃圾车倒车靠近地坑,熟练打开车斗门并迅速关上,向驾驶员示意可离开……这几个简单动作,老陈从凌晨5点多开始就不停地重复数百次,一直到深夜才停歇。作为一名后坑垃圾压缩中转站的平台辅助工,47岁的老陈已在脏臭的垃圾倾倒平台上连续度过11个春节。

岛内的垃圾每天在各地的清洁楼集中后,大部分由环卫部门的运输车辆送进后坑垃圾压缩中转站,统一进行压缩“打包”,再利用大型垃圾集装箱车送往翔安新圩的固废处理中心进行卫生填埋。老陈和其他5名平台辅助工的工作,就是要在垃圾运输车进入中转站倾倒垃圾时,引导车辆作业,同时清理洒落在平台的垃圾。

早上5点30分,天还没亮,老陈就戴上安全帽、穿上反光背心,站在了平台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运输车在倾倒垃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把一些垃圾掉落到地坑附近的平台上。在引导车辆的间隙,老陈将掉落的垃圾扫作一堆,再用铁锨铲进垃圾地坑。采访中,垃圾泛起的臭味让记者没办法正常呼吸,老陈却安之若素。

数字环卫

12000多人

全市共有市容环卫从业人员12000多人(其中环卫专业队伍9100多人)

4200多万平方米

全市道路清扫保洁面积有4200多万平方米,其中公路局(及路桥公司)道路1800多万平方米,街巷道路500多万平方米;一线环卫工人8000多人

500多万平方米

全市道路定期清洗近600条,面积500多万平方米,道路清洗专业队伍近1000人

398座

全市城区现有环卫所属公共厕所398座,其中岛内142座

198座

全市有清洁楼198座,其中岛内73座。

管理亮点

市环卫处:三位一体 精细管理

为实现管理精细化,市市容环卫管理处建立完善了包括市容管理,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和资源利用,公厕管理,清洁楼管理,管理部门岗位职责以及管理人员、作业人员行为规范等覆盖市容环境卫生行业管理的标准和管理制度。管理内容更具体细化,管理形式更科学适用,形成了管理人员行为有规范、管理有标准、处罚有规定的全方位管理框架。

思明区:管理创新 行业标杆

思明区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将街巷和城乡接合部的清扫保洁纳入专业管理;将公路局负责的环岛路清扫保洁工作纳入专业监管范围;增加人力物力确保重大活动和重要节日假期鼓浪屿等主要景区周围及重点地段的市容环卫整洁有序;转变垃圾收运模式,进一步提升“村改居”社区环境卫生质量;在全市率先将沙滩环境卫生纳入环卫专业保洁;还进一步完善110联动机制,为全市环卫行业树立了标杆。

湖里区:市容环卫 长效管理

湖里区通过抓队伍建设,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取得了明显成效,设施服务所维修班获得市“工人先锋队”“厦门最美劳动者”等殊荣。抓好常规检评与监管,通过落实分片责任制、开展保洁公司互评等举措,促进辖区道路市容环境卫生精细化和长效化管理。取缔垃圾池200多座,建立了“村改居”环卫资金投入机制并逐步纳入专业管理,有效提高了以蔡塘等为代表的“村改居”社区环境卫生水平。

海沧区:联动协调 综合管理

海沧区将城乡一体化的环卫管理体系延伸到房前屋后,发动村民参与,树立了东孚西山社的典型,村镇垃圾管理工作成效明显,实现了收集袋装化,运输密闭化,城乡一体化,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积极开展宣传工作,率先开通了微信公共平台,开展互动和留言,普及环卫知识;在精细化工作方面狠下功夫,各职能部门联动协调的市容环境卫生综合管理体系已成型。

集美区:管理水平 显著提高

面对片区分散,重点建设工程多的现状,扎实推动各项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所有农村建立了保洁队伍,区、镇、村投入经费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的正常运行,市容环卫综合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继续加大设施设备建设力度,新建10多座清洁楼,并在辖区36座清洁楼全部安装上监控系统;进一步推进辖区20个试点村居(社区)“上门收集垃圾方案”的落实。

同安区:清扫保洁 长效管理

同安区环卫处积极介入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有力促进作业质量水平的提高;清扫保洁抓长效管理,提高巡回保洁力度,积极与店家沟通协调,做到店前垃圾清扫保洁无缝衔接,保洁公司延伸保洁;加大公厕监督考核力度,重点对设备、用水用电等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公厕承包后,更好地做到“净化、亮化、香化、美化”。

翔安区:清扫保洁 延伸范围

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深入开展垃圾上门收集工作,有效地改善了市容环境卫生面貌;不断延伸清扫保洁范围,辖区道路宽度超过12米的,一律由环卫专业部门负责保洁;实施小嶝岛生活垃圾外运项目;建设30座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将保洁范围延伸到村口。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