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0月1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房舒 吕寒伟)昨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本报报道,南洋学院翔安校区一名大二学生坠楼身亡,留下的疑团之一,是跳楼前发生了什么?这一问题终于有了答案。 跳楼的学生姓杨,住在4楼。根据同宿舍的同学回忆,当天凌晨5点多,曾经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后来,模模糊糊感觉到好像有人出去,但因为同学们都睡得很沉,也就没留意。 发出声音的正是小杨。后来,校方在调取监控时发现,凌晨5点多,小杨就从宿舍出来,独自一人爬上了7楼天台,在那里,待了将近3个小时,直到早上8时许他坠楼身亡。 昨日,警方向导报记者证实,小杨之死,排除他杀因素。 从小杨9月26日复诊所开的精神药物来看,该药物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和躁狂症等。“精神疾病容易复发。”仙岳医院的医生指出,精神分裂症患者产生癔想等症状,会导致轻生,而躁狂症表现出来的兴奋,也有可能转向忧郁,引发轻生。 导报记者向校方了解到,9日当天,小杨的姐姐和叔叔已经赶到学校,目前已和校方就善后等各项工作达成了共识。 据了解,在媒体的报道里,今年至今,厦门已有4名大学生自杀身亡。在多位专家看来,和整个社会相比,大学生群体的自杀率并不高,不用恐慌,但任何一个大学生自杀,都让人婉惜,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反思。 翻看今年的新闻报道,我们遗憾看到4名大学生轻生,有的是疑因感情,有的是疑因人际关系,有的是精神疾病,有的是极度自责。 仙岳医院精神心理门诊部主任张晓阳分析,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7种情况:精神或心理疾病、感情问题、人际关系、环境因素、学习压力、家庭原因和社会压力等。其中,感情问题和人际关系比重最大。 ◆3月7日,一名女大学生跳楼身亡,年仅17岁,疑因和同学吵架。 ◆4月2日,一名大二男生跳楼身亡,年仅21岁,事发前曾打电话跟同学告别,疑因感情问题。 ◆9月8日,一名大一新生投湖自尽,疑因丢失近1万元现金,心情低落,极度自责。 ◆10月9日,大二学生小杨跳楼身亡,患精神障碍疾病,半个月前病情复发,来自单亲家庭。 反思1 谁解学生心路? 梳理学生心理变化过程,可以发现,在几个时间节点上,一些大学生会产生较强情绪波动,比如刚读大学,大三、大四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等。 小华(化名)今年是一名大三学生,她记得,当初刚读大一时,她就有点抑郁了。“我原来比较内向,又刚刚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到一个陌生环境,感觉不适应,加上天气又太热,受不了。”她说。 有时,她早上醒来,看到陌生的宿舍,心情就不好,甚至做了个打算:重新高考,考本省的大学,不想远离家乡。 在学校的心理干预没有介入的情况下,小华打电话回向舅舅求助,连续四五天,舅舅耐心开导,她才慢慢释怀。 小华的同学小圆(化名),经历了几个阶段性变化:大一“傻傻乎”;大二想谈恋爱,爱美之心觉醒,攀比之心抬头,有心理落差;大三接触实习,现实让她思考未来,感受到学业和就业带来的压力。 张晓阳指出,这些节点所面临的问题,成年人也会遇到,但大学生处于青春期,也是问题的多发期,他们正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转折期,更容易受到影响。 在这些转折点、转折期,谁来帮助孩子?两位大学生告诉导报记者,他们学校在这方面的心理辅导比较薄弱,比如军训只有身体训练,没有心理课程;所在的专业直到大三也没有心理学;心理咨询专线没有怎么宣传;心理讲座也只有一部分人去听,对于有问题的个体学生,没有起到帮助。 反思2 学校几级防护? 精神心理问题,应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征兆之初,谁来帮一帮? 一名大学生告诉导报记者,当他的心理情绪波动比较大时,他第一选择的倾诉对象是好朋友、同学,彼此是同龄人,其次才是选择家长、老师,对于老师,认为“存在代沟”,不好说或不方便说。 在这方面,集美大学有一套筛查机制和预防网。 集美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巨东红介绍,从2005年开始,集美大学对每个进校的学生都会进行心理筛查,采用的是大学生UPI量表,一套大学生精神健康调查表,如果有学生被发现有心理问题,或有自杀倾向的,会马上被筛选出来,然后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会跟进。 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会从重到轻被分为3个等级。集美大学副教授林赞歌研究发现,在3个等级里,最后最不易出事的反而是最高等级的群体,因为得到了校院及时的重视和干预;出事的反而是另外两个等级,一来有可能隐瞒了自己的问题,没有能够得到足够关怀,二来可能心理也发生了变化。 不过,该校还实行了四级预防网模式。第一级是学校,设有心理咨询中心,由具有专业背景和资质的老师组成;第二级是学院,学院设有“朋辈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健康协会;第三级是班级,每个班级有心理委员;第四级细化到宿舍,有心理气象员,都是由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选出来的,热心的学生志愿者担任,“上岗”前参加过心理咨询中心的集中培训,掌握一些比较基础的心理知识。 反思3 家长是否有错? 林赞歌说,除了感情、学业、就业等压力,最近还发现贫困生、学业困难者、有留守儿童经历的大学生以及父母婚姻关系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存在心理问题。 父母优秀的“学业困难生”不容忽视,这些“学业困难生”的家庭对他们要求非常高,对他们的分数过于苛责,以至于他们一点点发挥失常,都不被理解。 她举例,有一名学生从小就是优秀生,家庭环境好,家长对他要求非常高。在外人看来他已经很出色了,但家长对他的要求一刻都未放松过,这名学生最后反而什么都学不进去,成绩下滑,自责情绪越严重,后来患上了抑郁症,严重时会产生轻生念头。 后来,林赞歌通过与家长沟通交流,家长才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意识到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比什么都重要。 她指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除了学校的关怀与帮助之外,家人的关心与帮助也是康复关键,但目前,十分遗憾的是,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与他们成长环境有关,而父母由于缺乏心理知识,对孩子的问题往往不予重视,不及时送医治疗,错过了最佳时期。 声音 “虽然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工作比以往重视了,但不同学校可能重视程度不一样,有些学校领导把心理健康工作作为学生重要工作来抓,有些学校只是停留在表面。 客观上,受应试教育影响,目前中小学的心理教育往往也被忽视,这就与高校之间形成了很大的断层。 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都应该一起来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从娃娃开始关注。” ——集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林赞歌 |
相关阅读:
- [ 10-10]南洋学院一男生宿舍楼顶坠亡 曾患精神病
- [ 10-10]南洋学院一大二男生宿舍楼顶坠亡 曾患精神疾病
- [ 10-10]厦门一抑郁男子从四楼坠亡 家属称曾遭工友欺负
- [ 09-28]厦门翔安一工人户外作业粉刷墙壁从5楼坠亡
- [ 09-07]江西农民浙江永康坠亡 家属称当地善后态度不好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