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同安多个养老服务项目年底投用 采用围合庭院式建筑

2014-10-10 16:34:15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同安区社会福利中心效果图。

厦门晚报讯(文/记者 黄文水 通讯员 郭笔聪 图/何东方)今年是同安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关键一年,预计到年底,同安区社会福利中心和老年大学教学楼都将投用,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学”。上个月,同安区还在全市各区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实施意见》,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指南。

围合庭院

社会福利中心年底前投用

建筑单体通过连廊相连,下雨天也不用担心被淋

依山而建,院子连廊,即将完工的同安区社会福利中心, 整体建筑呈围合庭院式,10多栋建筑,围合成4个传统庭院,建筑风格别出心裁。同安区民政局副局长、区老龄办常务副主任许素勤介绍,作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位于莲花镇云洋村铜钵岩寺西侧的同安区社会福利中心,建筑面积18226平方米,总投资5500多万元,配备床位300张,现已进入精细装修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前投用。

据介绍,建设中的同安区社会福利中心,包括门厅、老年公寓、办公附属楼、儿童福利中心等配套建筑,建筑单体通过连廊相互连接,围合内院形成群体建筑,即便是下雨天,穿梭在不同楼栋间,也不用担心被雨淋到。

许素勤说,同安区福利中心投入运营后,即可满足同安区解决“三无”老人、五保老人的供养问题,让弱势群体老人得到更多关怀和帮助。同时还可改善同安养老环境,满足老人入住和日益增长的福利服务需求,提高同安区养老服务水平,实现老年人“老有所依”。

邻里

帮扶

城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8708名老人获得医疗、家政、送餐、急救等贴心服务

在同安东山社区,对孤寡、低保、病残老人,饭店免费送餐上门,每月10名老人可获免费餐券;社区买单,理发店为低保、五保老人等免费理发;老人一有需要,志愿者上门帮做家务,医生送医送药。作为省级居家养老试点,同安东山社区搭建服务平台,建立了20多个爱心助老服务联络点,发动志愿者参与,建立邻里帮扶模式,让辖区老人安享晚年。

许素勤介绍,同安区在城市社区和村改居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站全覆盖,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45个。全区有专职助老人员73人,兼职助老人员34人,助老服务队29支376人,志愿者队伍113支4436人,为8708名各类有需要服务的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家政保洁、配餐送餐、应急救助等贴心服务。如北门社区与同安一中共建,开展“小手扶大手”活动,青年志愿者与社区残疾、空巢、独居、孤寡老人结成对子。

老有

所学

老年大学教学楼年底投用

配中央空调,向老人免费开放,可容纳3000人学习

同安区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发展,为了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学”创造条件。投资1100多万元的同安区老年大学新教学楼,于今年1月23日封顶,已进入内外装修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可建成投用,并向老年人免费开放。

据介绍,同安区老年大学建设教学综合楼,作为区“民生战役工程”重点推进,建筑面积3400多平方米,配置大空间电梯,使用中央空调,除了电脑教室、器乐教室、电子琴教室、多媒体通用教室外,还设有多功能厅、活动厅、作品展示厅、演出厅等,随着新楼的投用,学校由原来仅能提供1000多人次学习,扩展到可容纳3000人次学习。

原声

同安区城市与乡村并存,养老服务业发展,需要不断加大投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以居家养老服务为核心,以城区模式带动辐射乡村,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打造“幸福晚年”。

——同安区民政局副局长、区老龄办常务副主任许素勤

链接

率先出台《实施意见》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

8月份,同安区政府在全市各区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实施意见》。

按照规划,同安区将加大养老服务业扶持力度,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对“三无”老人、“五保”老人实行政府供养;对困难、残疾、失独等老人给予福利保障;鼓励公益组织开展助老项目,创立慈善品牌;加大投入,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建立完备养老服务体系等。

同安区还实施“幸福晚年”计划,首批将在五显镇、汀溪镇、莲花镇、新民镇启动农村幸福院试点建设,项目已经申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