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高远的群山,崎岖的山路,只有几个学生的小学———大多数读者也许不知道,就在我们厦门,还有这样的学校存在。新的学期就要开始了,但位于同安区莲花镇的西坑小学却因为没有生源而悄然关门。西坑小学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时代的大潮下,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这些偏远农村的小学坚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山里娃的求学路注定比城里的孩子多了几分坎坷,今天,晨报关注这个特殊的群体,反映他们的期盼、喜悦和纠结,我们欣喜地发现,同安区教育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出了我们通过这个报道想传递给读者的想法:“只要教学点里还有学生,我们就会坚守,就会给他们配好老师,总之,学校不会放弃一个学生。” 昔日西坑小学如今已经成了村部。记者 白斌斌摄 海西晨报讯(记者 白斌斌 见习记者 董春辉 实习生 杨珊珊) 2005年,由于许多家长或是带着孩子外出打工,或是把孩子送到镇里、城里求学,招不到学生的同安莲花镇西坑小学停办了小学部分,只留下幼儿园部分。今年秋季,最后两名学生选择到镇里上幼儿园,西坑小学也完成了它的最后使命。 困境 最后两个学生也走了 学校只能停办 大门紧锁,“同安西坑小学”几个大字留下了岁月磨砺的痕迹,原本的教室牌子,如今已经被医务室等崭新的牌子代替。这是记者在昔日的西坑小学看到的场景。 据西坑村村主任连金磅介绍,2005年西坑小学的小学部分停办之后,因为旧村部比较破旧,村部向学校借用二楼作为村里的办公场所,一楼则是幼儿园。今年秋季,幼儿园仅有的2名学生也要到镇里就学,幼儿园也即将停办,目前已经将一楼校舍改造成村里的卫生所。 连金磅告诉记者,西坑小学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有幼儿园和小学两个部分。由于村里人口比较少,整个学校高峰时也只有40多名学生。由于西坑村地处偏远,老师每天往返费时,这也给教学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渐渐地,有些家长就把孩子送到镇里读书,也有外出打工的家长把孩子接到身边,到了2005年,小学部分仅剩一、二年级6个学生,后来这些学生也都到镇里上学,没有学生后,西坑小学的小学部分就停办了。 “孩子刚到镇里的学校,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连金磅告诉记者,除了不适应语言,一些孩子的学习基础也比较差,一开始成绩也比镇里的孩子略差,后来才慢慢跟上。 |
相关阅读:
- [ 08-22]差评退学费并非“纯属戏言”
- [ 08-21]漳州立人学校门口 一1米长眼镜蛇静趴悬在树上
- [ 08-18]“200多万请法师”令人疑惑
- [ 08-15]南靖县首所城镇寄宿制学校今秋将投用
- [ 08-15]“越来越高”的考核指标让大学失去灵魂
- [ 08-15]在“特殊学校”里起飞
- [ 08-13]7175名外来娃派入岛内小学 还剩余2009个学位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