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太太当上法庭义工 助力判决结果公正执行
40多岁的吴艺红在思明区法院担任法庭义工已经3个月了。现在,她每周四下午都会准时到达思明区法院执行局的义工服务点“准时上班”。面对来来往往的当事人,她总是微笑引导。
作为全职太太的她告诉记者:“通过参加义工,不仅帮助到了别人,对我来说更是增加了生活的体验,接触面拓宽了。”
记者 彭菲 通讯员 杨长平
1、回国后报名参加义工 分到执行局接受考验
吴艺红已经当了6年的全职太太,还一度跟随丈夫到了国外,直到今年2月初才回国。4月,她通过网络了解到思明区法院招募“法庭义工”的消息,很感兴趣。后来深入了解,担任义工只要热心、耐心,不需要专业的法律知识,吴艺红当下就报名了。
报名后,吴艺红第一次走进法院。她很好奇,还特地到审判庭区域去看看是什么样的。后来通过培训,她被分配到位于思明区法院执行局的义工服务点。在“上岗”之前,法官还特意嘱咐她,在执行局比较容易遇到情绪激动的当事人,有时候都还没见到法官他们就先吵起来了,所以更要注意。这番话让吴艺红打起了“退堂鼓”。
看到她有点担心,法官向她解释:“没事,我们也有法警,安全肯定是有保障的。”
2、愿意充当聆听者 感受到助人之乐
让吴艺红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前不久遇到两位老人到执行局的情景。两人是老同学,多年前一方曾向另一方借了几千元,却迟迟没有还。还没等执行局的法官出来调解,两位老人就争执起来。
吴艺红一看赶紧过去问老人怎么回事,让他们冷静下来慢慢说。原来是借钱的一方觉得利息过多了,不愿意多拿钱出来。吴艺红劝道,既然多年之前会借钱,证明你们交情还是不错的,现在这样吵架伤了和气不值得。天气这么热,你们跑一趟来解决问题,大家都看在以前的交情上各让一步吧。
这话老人听进去了,之后法官的调解也很顺利。一对翻脸的老同学又重归于好,还对吴艺红表示感谢。
吴艺红说,那时候她真切地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现在吴艺红对于处理争执已经有点老到。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情绪化的话说多了也没用,我们把材料准备好,等法官来处理。”有时候,吴艺红会向他们解释什么是“法庭义工”,因此与人拉起家常。吴艺红说:“其实很多有情绪的人更多的时候是需要宣泄的渠道,我们义工刚好充当聆听者。”
3、闽南话一度生疏 现在重新变流利
吴艺红是厦门本地人,因为长期不在厦门生活,她说自己一度好像不会说闽南话了,“现在来做义工反而都捡回来了,也算一大收获吧”。
不论是与执行局的保安人员,还是与前来办事的本市市民,吴艺红喜欢用闽南话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提供更加温馨的诉讼引导服务。
之前全职太太生活平淡,接触的人也很有限,吴艺红觉得现在因为参与法庭义工而改变了。她也因此对“执行工作”这个原来根本不了解的领域有了更多的认识。她说:“如果没有执行工作,可能判决结果就没有办法实现,当事人就不可能得到公正。”
她还告诉记者:“来做义工让我接触到法院的工作人员,接触到了来办事的形形色色的人,成为我体验社会的一个方式。同时我还可以通过一点付出,给来到法院办事的人提供一点便利服务,我觉得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