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血站“小南极”存放着珍贵的“熊猫血”。 地球上自然温度最低的地方在南极,零下89.2℃。厦门也有一个“小南极”,温度达到零下79℃。这就是中心血站的冰柜,“小南极”保护的是“熊猫血”。 守护着这个“南极站”的,是中心血站供血科的7名工作人员。若到真正的南极,人至少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但在这里没有,每一次入库取血,就得接受骤冷骤热的考验。南方人怕冷,但是冬天对他们来说比夏天更有“人情味”,因为工作时温差可以减少十几度。越是酷暑温差越大,越是一种挑战。 厦门晚报讯 文/图 记者 苏奇 通讯员 王宇征 -20℃ 徒手为“冰血”贴标,一天最多超千袋 林雪琴是中心血站供血科主任,1990年厦门血站正式建站,就在这里工作了,是血站的“元老”之一。 她说,一袋血采集后,先要送到供血科交接,再到成分科滤白和分浆,随后回到供血科进入待检库,等待血液检测结果报告。合格的贴上标签进入合格区,存疑的则要再次检验,仍不合格的将进行报废处理。 红细胞、冰冻血浆、机采血小板等每种血液成分都有自己唯一的标签,这是它们的“身份证”。标签上标有名称、容量、储存条件、有效期及血站名称、许可证号等内容。化验合格后,所有的标签都得手工贴上去。 “血浆拿出来的时候,都是-20℃以下,跟冰块一样,非常难贴。” 她说,多的时候他们每天要贴1000多袋,平均每天贴600多袋。贴标签得两人轮换着来,如果一个人贴一上午,手都会冻僵。 “不能戴手套,戴了手套不好操作。”林雪琴说,冻成冰块的血浆如果不小心摔到地上就裂了,“这些都是很珍贵的救命血,一袋都不能浪费。” 林雪琴说,因为常年在骤冷骤热的环境中“穿越”,她和几名工龄较长的同事都落下了职业病,每到阴雨天气,手指关节和膝盖便会酸痛。 -31℃ 一个人冲进仓库去取血,一个人在外面接应 市中心血站现有库存最多的是O型血浆,包括新鲜血浆和普通血浆,有100多万毫升。供血科待检库有一间小屋,专门用来存放这些血浆,门口的液晶显示屏上亮着一个数字:-31℃。此时,记者用随身携带的温度计,测到的室外温度是35℃。 拉开一道看似普通的金属仓门,一阵看得见的刺骨寒气扑面而来。虽是大白天,但里面的光线十分昏暗。“麻烦开下灯。”记者忍不住提出要求,得到的回答是:“已经开了,灯都被霜遮住了。” 当眼睛适应了仓库里的光线后,记者看到,仓门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霜,里面摆满货架。五层的货架上,小包的血浆被打包成一个个大包,所有架子上都挂满冰凌,有的长达10厘米。林雪琴说,这里的冰每隔两三个月都要定期请专人清扫,否则空间都会被冰霜占满。 “在仓库里面不能待太久,你一进去就会怀念外面温暖的世界啦。”她说,到仓库里取血浆,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挑战。为了减少出入仓库的次数并尽可能缩短时间,他们都是按需求做好计划,每次进去两个人配合,一个迅速冲进去拿,另一个则在外面接应,一趟过后两人轮流交替着进出。 为了避免工作人员冻伤,血站准备了两件军大衣。刚开始,大家进出血库都会穿上大衣,但时间久了,他们发现穿了大衣身体变得湿重,行动不利索,虽然可以保暖但取血浆却不方便。现在大家索性都直接冲进去,咬咬牙忍一会。 由于血浆有保存期限,因此每次进去都必须找到并取出最早放进去的先用。“冬天我们都穿羽绒服,温差没那么大,进进出出感觉稍好一点。最可怕的是夏天。”林雪琴说,夏天大家都穿着单衣单裤,进去一趟太煎熬了。 现在,只有清理冷库的工人才会穿棉大衣进去,他每次工作要两个小时左右,即使穿着棉大衣也受不了,干几分钟就得跑出来暖暖身子。 -50℃ 半小时内速冻成冰,以保存凝血因子 林雪琴到中心血站之前,在医院当护士,也采过血。 “血站建站那时候,血液还是买的。当时整个厦门临床用血量并不大,保存血液用的是冰箱,血站有两三台。”她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储血的设备也多了起来。近几年,由于手术病人越来越多,加上同城化带来的外地病人,临床用血量猛增。 血站日常采集的血液运回后,都会在2.5个小时内进行滤白和分浆处理。不同的血液成分有不同的保存温度:全血和红细胞在4℃±2℃内,可保存35天;血小板要在22℃±2℃并不断振荡,可保存5天;新鲜冰冻血浆在-20℃以下保存,可保存1年。 制作成分血血浆时需要在30分钟内速冻成块,这样才能保存住其中的凝血因子,达到最佳治疗的效果。林雪琴指着一台速冻箱告诉记者,工作时,它的温度可以低至-45℃至-50℃。 -80℃ 皮肤一碰就会被粘住,要戴厚厚棉手套 血库有两台单独摆放的冷柜,看到柜门上显示的数字,记者吃惊:-79℃!这个温度几乎达到地球表面的极限低温。而在这个“小南极”,是“熊猫血”赖以生存的地方。 林雪琴说,之前很少有机会打开这两台“宝库”,但最近频频开启。在厦门血站倡议发动下,厦门稀有血型者成立了互助小组,平时如果遇到患者有需求,便会召集他们献血。“人一年中只能捐献两次全血,那些‘熊猫血’实在是太珍贵了,更不能让他们轻易献血。”她说,稀有血型非常宝贵,在日常采血中采集到的这类血液,血站会进行超低温冰冻保存。 产科手术中,一般需事先准备两个单位(每个单位200毫升)的血液,以备产妇大出血时使用。有时候,医院要求血站为稀有血型产妇备血,但召集志愿者备完血后,因产妇失血不多用不上,这些宝贵的血液也会被冰存起来。 对于需要冰存的稀有血型红细胞,血站在其中加入冰冻保护剂(甘油),冷冻在-80℃的极低温下,可以存放10年。打开柜门前,林雪琴先戴上了厚厚的棉手套。她说,在如此低的温度下,是绝对不能用手直接取血的。“皮肤一碰到就会被粘住,会严重冻伤。”她说,新来的员工都会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生过因取血被冻伤的情况。 由于周边地区的血站较少有稀有血型血液库存,稀有血型互助组也没有厦门完善,很多稀有血型病人也转院来厦门就医。这样一来,厦门稀有血型用血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了。 记者体验 逃离“极地” 暖意“愉人” 穿着短袖短裤站在冷库门外,里面冷气袭来,记者立刻感到膝盖如针扎般刺痛,才几秒钟便直打哆嗦。身为土生土长的厦门人,同样穿着短袖衣裤的林雪琴,却若无其事地将头探进冷库。 走进冷库,仿佛一切都被冻住了,记者相机的镜头和眼镜片上也蒙了一层薄雾,模糊不清。天花板、地板都裹着冰霜,两侧的货架也是亮晶晶的,制冷器上倒垂下来的冰柱如同钟乳石。 坚持了十几秒,记者终于被刺骨的寒冷打败,飞快地逃离了那个“极地”。一出大门,热风扑面而来,顿时有一种时空错乱之感。平时令人畏惧的35℃高温,此时竟有了令人愉悦的暖意。 行业现状 每年得有5万人献血才够 记者从厦门中心血站了解到,厦门目前每年的用血量约14吨,机采血小板5000个治疗量,每年约需5万人献血才能满足临床的用血需要。 血站先后建立了机采血小板献血组、稀有血型互助组、AB型互助组等队伍,其中机采组有近3000人,稀有血型互助组有约500多人,对保障临床血小板及Rh阴性血液供应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市医疗水平的提高、城市发展及同城化建设等,我市临床用血量逐年增长,用血压力也越来越大。 结束语 36℃的高温,让身处夏日酷暑的人们难免心情烦躁。本报策划的“冷热两重天”系列报道,让读者跟随记者的镜头,体验了从极热到极冷的各种职业“冷暖”。 夏日的高温,对他们来说,有时候是严峻考验,有时候却是“温情”脉脉。无论是怎样的感受,他们都是用自己的体力和毅力挑战环境的极限,发出三伏天劳动者的最强音。 当然,还有更多的劳动者,在这个炎炎夏日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记者的镜头无法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请允许我们用最真诚的祝福,向所有劳动者致敬。 |
相关阅读:
- [ 06-26]早产儿急需“熊猫血” 热心“熊猫侠”救命
- [ 06-26]漳州:早产儿急需“熊猫血” 热心“熊猫侠”救命
- [ 06-05]泉州一产妇急需“熊猫血” 志愿者半天储足血量
- [ 05-09]厦大导师病重“熊猫血”告急系误传已脱离危险
- [ 04-01]宝宝急需“熊猫血” 女研究生献血让宝宝脱险
- [ 01-18]“稀有血型”成功“换心” “熊猫血”大叔绝地重生
- [ 11-19]“熊猫血”妈妈生下罕见溶血症患儿 全身被换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