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保税港区东集中查验区。(郑伟明摄) 人物名片 >>熊衍良: 男,汉族,福建永定人,1963年8月出生,1986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象屿保税区、市商务局、市外资局、市发改委担任领导职务。现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厦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与自贸区建设工作组常务副组长、海沧保税港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党工委委员,负责统筹协调推进自贸区建设的具体工作。 厦门日报讯(记者 杨继祥 林岑) “厦门自贸区的筹建,旨在通过整合厦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做大产业,打造制度创新的‘试验田’;推进厦门投资环境国际化、市场化、制度化,再创特区发展新优势。”日前,刚刚履新的市政府副秘书长、厦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与自贸区建设工作组常务副组长、海沧保税港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熊衍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充满信心的话语里,洋溢着一种使命感。 “美丽厦门”离不开自贸区 在熊衍良看来,厦门筹建自贸区,条件得天独厚:一方面,保税港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B型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种类齐全;另一方面,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这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富有对台特色,全国罕见。 对于厦门自贸区是如何营造“政策洼地”的问题,熊衍良认为,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自贸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策洼地”,而是要打造成制度创新“试验田”。 熊衍良表示,厦门筹建自贸区的目的,不在于争取若干优惠政策或者“跑马圈地”,而是旨在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新制度体系,实现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让厦门这一海西重要中心城市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示范作用。 持续优化提升发展环境 在自贸区筹建的关键时刻履新,熊衍良深感肩上责任之重。上任伊始,他便马不停蹄,率队深入密集调研象屿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火炬(翔安)保税物流中心等厦门现有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通过深入研究及比较,确定了开展“关于东渡港搬迁问题及对策研究”、“关于保税港区加工及物流企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两个课题调研,进一步梳理发展思路。 海关各类特殊监管区域,在厦门种类齐全,如何通过整合,让它产生“1+1>2”的协同效应?熊衍良说,在对现有海关各特殊监管区的作用进行认真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特色定位和发展重点,正着力推进功能整合优化,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为自贸区建设夯实基础。 正在筹划建设特殊监管区域公共信息平台,通过理顺和优化区内口岸通关、保税物流、出口加工区的监管方式,争取早日实现“一点接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海关6月中旬推出的“物流企业自主发送运抵报告”试点,受到海沧保税港区辖区企业一致好评。据熊衍良介绍,该通关优化流程,即将推广到保税港区内所有物流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并将推广应用到一般贸易出口的运作方式。 大力培育发展新型业态 面对当前国内各大兄弟城市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熊衍良坦言,我们不能怠慢、不能拖延,惟有抓住机遇、加紧工作,以更加务实的精神、更加踏实的工作作风,把自贸区筹建各项工作逐一落到实处。 硬件方面,加大对厦门码头岸线功能的整合,以及码头后方陆域物流堆场和仓储设施、集疏运体系建设等等。 软件方面,在做好服务的同时,推动和提升海关、国检、海事、边检等口岸监管部门服务水平,加快发展相关商务配套服务。 熊衍良告诉记者,厦门自贸区的筹建,将注重引进和培养保税港区新型业态,如贸易金融、融资租赁、物流增值、维修检测、跨境电商、两岸海上快件等服务。 据熊衍良介绍,厦门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正按照“边报批边建设”的要求,及“先行先试、风险可控、分步推进、逐步完善”的原则,把扩大开放和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把培育功能和政策创新结合起来,着眼于创造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的公平、统一、高效的营商环境,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自贸区建设。 |
相关阅读:
- [ 07-08]厦门企业首次享受中瑞自贸区零关税 减免约540美元
- [ 07-07]漳州签发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助企减税2000万美元
- [ 06-23]飞机融资租赁在厦门“起飞”
- [ 06-21]厦门申报海西自贸区面积瘦身 拟定115平方公里
- [ 06-05]"福建自贸区"方案上报商务部 厦门本岛申报范围缩减
- [ 06-05]扎堆申报自贸区的观念误区
- [ 06-05]争申“自贸区”搭错了车
- [ 06-05]自贸区莫走“开发区”老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