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年后再受关注 民企备受鼓舞 厦门晚报讯(记者 张海军)“我们不要什么优惠政策,只要和国企相比,大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就可以。” “如果真要什么政策,其实,当年扶持外资、国企的政策,改成扶持民营经济,我们同样可以得到快速的发展。” 本周一,在厦门市总商会会议室里,十几家厦门民营企业的企业家和高管热烈讨论着。4月30日,厦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刚刚召开,这些企业家手里每人都拿着一份文件——新鲜印出的《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他们正对这份文件讨论。 厦门永同昌集团董事长陈爱钦记得上一次召开民营经济工作会议还是在11年前,她当时也参加了那次会议,至今记忆犹新。“不管最终出台的若干意见是否有‘干货’,今年的这次会议还是很鼓舞人心的,我们有了更大的精神动力。” 2 落户住房 关系到能否留住人才 和陈爱钦一起,盛日集团董事长许水撰、莱尔斯特集团董事长廖志南等企业家都表示,户口、住房、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是民企发展时伤脑筋的问题。 廖志南说,他的企业原来在岛内,现在要搬到同安,“其实用工成本更提高了,原本3000元能招到一个人,跑到岛外,可能要4500元。”他说,公司的高管到同安上班,得给大家在岛外买房,还得给高管们配车,无形中增加了不少成本。“还有不少人托我帮忙解决子女入学的问题,我也很头痛。” 万里石集团的代表说,有一年,他们集团原本有108个在厦落户的名额,可只有5个人符合条件。“落户关系到能否留住人才,这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3 建议税收再减负 注销企业不麻烦 “我也不说虚的,其实这些要求和意见,讲出来应该都是有依据的。”陈爱钦现身说法,她特别提到企业的税负问题。“我觉得奖和罚的交税标准就很不一样。”她说,如果她的企业收到税收奖励,按规定,还要计入企业所得税的缴税范畴内。而一些罚款,比如说,企业车辆的罚单,都是实实在在地罚,不能当成本扣除。 “现在企业办事,流程是简化了。可有时候,我们想要注销企业,也很难!”陈爱钦说,自己是做房地产开发,几乎每个项目都会成立公司,当项目运作完成后,公司没用了。想要去注销掉,比开一家公司还要麻烦。“我猜,有的部门可能是要数据好看,不下滑,舍不得让公司注销掉。”她说,“但一个没在实际运作的公司,没有任何意义,还要支付基本的成本,成为我们的负担。” 4 扶持不宜一刀切 关键是细化落实 “厦门市出台的政策很好,我看关键是在落实。”蒙发利集团董事长邹剑寒说,“企业经常要用到KPI指标,把任务分解。”他建议,从市里、到区里、再到街道,最好都能有一位副职领导直接与民企发展的任务对接起来,也制定考核指标,再把任务目标分解细化。 邹剑寒觉得,没有什么一刀切的扶持办法。“比如,适合房地产的,不一定适合我们做制造业的。” 他建议有关部门,能否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扶持方案和政策。 |
相关阅读:
- [ 04-09]民营企业家圆桌:放松管制与民企机遇
- [ 03-11]民企“挣越多心越慌”背后的焦虑与求解
- [ 03-11]弄懂民企为何“挣得越多心越慌”
- [ 03-09]厦门国企老总民企大佬首度聚首探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可行之道
- [ 02-25]有“国民共进”,才有基业常青
- [ 02-25]人民日报:少数国企染大企业病 安于现状暮气沉沉
- [ 02-21]民企挑大梁,铸造闽东“大工业”梦
- [ 02-18]盯紧市场变化 民企十年追赶世界500强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