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义工和法官一起进社区服务群众。 法庭义工接受当事人的咨询。 法庭义工引导群众前往开庭地点。 思明区法院的法官为“法庭义工”举办培训会。 “法庭义工”机制是思明区法院在全国首创的工作机制。“法庭义工”在司法服务过程中扮演着平民化的角色,提供人性化的辅助工作,有利于提高法院的司法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司法亲和力,更全面地推行司法公开工作。 从2013年6月开始,思明区法院率先在莲前法庭试点“法庭义工”,积累了丰富的创建经验。今后,“法庭义工”机制将全面推广到思明区法院的各个角落。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多名义工,希望让更多市民“管中窥豹”,全方位了解“法庭义工”群体,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团体当中。 1 “当法庭义工, 生活更加充实” 义工:黄琳娜 身份:家庭主妇 感言:与其在家看电视,不如出来帮助别人。 黄琳娜是一名家庭主妇,在家中负责洗衣做饭、接送读小学的孩子上下学是她每天最主要的工作。“以前没当义工,我有一大把的闲暇时间,经常看看连续剧、上上网,一天也就这么过去了。”黄琳娜坦言,当“法庭义工”之后,自己感觉生活比过去充实了许多,“活得更有价值了”。 报名“法庭义工”之后,黄琳娜天天下午两点半都到莲前法庭准时上岗。黄琳娜告诉记者,担任“法庭义工”让她更了解法院和法官的工作。“我以前总感觉法院是庄重严明,法官都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后来当了‘法庭义工’才知道法官平时也挺平易近人。” 她说,自己看到法官为了解决百姓的纠纷做了大量的工作。她目睹许多人在开庭时带着情绪,离开法庭时却显得很平静,有的人甚至会主动向她点头致意。这让她觉得法院实实在在地帮百姓解决纠纷。 在报名“法庭义工”之前,黄琳娜非常犹豫,她说:“我是个家庭主妇,没有专业的法律知识,性格也比较外向活泼,很害怕那种沉闷刻板的地方。所以担心自己做不来。”在体验了一天的“法庭义工”之后,她觉得自己完全可以胜任。“其实并不需要法律的专业知识,义工主要是做些引导工作、端茶送水,辅助来到法庭的当事人立案咨询、参加开庭等,无偿提供便民服务。” “下午两点,我把小孩送到学校后就来到这里当义工。到了下午4点,我正好可以去接孩子放学,时间上并不冲突。”黄琳娜告诉记者,担任义工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让自己了解法院和法官的工作,也让自己生活更加充实。 “你看,法庭的案件很多,法官挺忙的,几乎每天都有开庭的任务,开庭结束后写材料,还常常有当事人过来办其他事情。”黄琳娜还说,作为“法庭义工”,她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和大家聊聊天、泡泡茶,就可能帮助当事人平复情绪,在这个过程中,她觉得自己虽然是家庭主妇,但同样是社会需要的人,有自己的价值,“家人都很支持我,与其在家看电视,不如出来帮助别人。” |
相关阅读:
- [ 04-16]轮渡码头文明引导服务点
- [ 04-09]从“空中自行鸟”到“法庭义工”
- [ 04-09]我们和孩子的义工故事--“一日义工,终身义工”
- [ 04-09]我骄傲,我是城市小义工
- [ 04-06]思明城市义工与“星儿”结对帮扶 学习沟通技巧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