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思明区法院有位叫张嵘的全国模范法官,年纪不大,名声大。他有个外号叫“快枪手”,他的结案率在厦门市乃至全省法院系统都名列前茅,有一年,他结案362件,以一年200多个工作日计算,平均每天结案1.6件。 不过,“快枪手”并不是张嵘的目标。“化讼、少讼、无讼”,才是他的追求。 在诉讼之外开辟渠道 张嵘立志做“快枪手”,源于一位朋友的遭遇。这位朋友遇到交通事故,在交警部门、保险公司和医院之间来回跑,最后还被告上法庭。领传票、递材料、开庭,闹腾了2个多月,拿到判决书时,他向张嵘诉苦:“就这么点事,几个月没睡过好觉!” 听了他的牢骚,张嵘感慨良多:“当事人觉得打官司辛苦,法官又何尝不是呢?”这些年,诉至法院的案件急剧增多,民事法官一年办案300多件,还是忙不过来。“纠纷不分大小都来打官司,小病大医,浪费司法资源,劳民伤财。应该在诉讼之外开辟一个新渠道,让矛盾纠纷有更多的‘出口’。” 张嵘首先在交通赔偿纠纷上进行尝试。以往,交通事故发生后,车辆要在现场等待取证理赔,很容易造成拥堵。为了鉴定,车子会被扣下,涉及赔偿,还得来回奔波办手续,程序很繁琐。因此,张嵘推动成立了交通法庭,法院、交警、司法局、保险公司等单位集中办公,一站式处理交通事故。针对轻微人身损害,他还推出了快速处理办法,事故发生后现场调解,几天内就可完成理赔。“仅2013年一年,我们利用这个平台就化解了约3500起交通纠纷。” 交通法庭的成功,让张嵘意识到,化解矛盾纠纷光靠法院一家远远不够,如果能调动各行各业的积极性,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张嵘告诉记者,曾经有个业主抱怨小区物业管理很糟糕,拒交了半年多的物业费,还打了保安,被物业公司告到法院。张嵘发现这个小区经常发生物业纠纷,便决定上门审理案件。调解现场,业主们你一言我一语地道出对小区管理的各种不满,一同前来的市物业管理协会人员责令物业公司一一整改。同时,社区调解员和片警对动手打人的业主也进行了批评。见双方都承认了错误,张嵘适时提出处理方案,事情最终圆满解决。以此为契机,张嵘所在的法院与鹭江街道以及市物业管理协会联合成立了全市第一个物业纠纷调处工作室。从此,群众碰到物业纠纷,多数可以在自家门口解决。 愿“天下无讼” 张嵘把“化讼、少讼、无讼”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亦缘于一次经历。当事人老李病假后被调离了中层岗位,各项待遇被削减。眼看要退休,他担心老无所依,二话不说就把单位给告了。这一告不要紧,矛盾不断升级,从劳动仲裁到一审、二审、再审和执行,历时2年多,经历了十来场的官司。张嵘抓住双方开始厌讼的心理,提出一揽子方案,最终了结了这场马拉松式的官司。事后,老李感慨地说:“搭进去2年时间,亲情淡了,人缘尽了。真说不清这场官司赢得值不值……”单位负责人说:“律师费都比赔偿费还高,还不如早赔算了!” 事后,张嵘说道:“打官司费时费神又伤和气,是成本较高的纠纷解决方式。应该引导群众理性对待纠纷,从源头发力,从而实现‘少讼’。” 近几年,随着旅游热升温,鼓浪屿上的家庭旅馆越开越多。小张租下一座老别墅,打算开旅馆。但装修时她没有完全遵守合同约定,业主老林一怒之下把她告上法庭,要求解除合同。在调查中,张嵘发现家庭旅馆商家普遍存在着合同意识不强的问题,如果任由发展,势必会产生更多纠纷。为此,他和家庭旅馆商家协会共建了“司法馆家”工作室,分析纠纷常发原因,向商家提出了10条司法建议,提示他们要守法诚信经营。通过防患于未然,家庭旅馆的服务质量上去了,相关的纠纷也逐步减少。 为了实现“无讼”的理想,张嵘也在不遗余力地下基层宣传。 2009年起,张嵘和同事们在辖区开展“无讼社区”创建活动,组织法官下沉到96个社区担任社区法官。2012年,鹭江街道双莲池社区91岁的周阿婆因长期重病无人照料,脚上长出蛆虫。经媒体曝光后,社会舆论一片哗然。社区法官借助慈善团体等社会力量,制定出一套各方都能接受的赡养方案,解决了老人的养老问题。 同年,莲前街道瑞景社区两位住户因下水管道漏水发生纠纷,关系剑拔弩张。楼下说:“你等着法院传票吧!”楼上应道:“你去告吧,谁怕谁!”得知此事后,社区法官与社区调解员一起商量对策。一条线索让张嵘眼前一亮:楼上老伯的女儿通情达理,老伯很听她的话。于是他立即请来老伯的女儿帮忙,事情很快得到解决。楼下住户高兴地逢人就夸:“一分钱没花,官司也不用打,就解决了问题。‘无讼’的理念,我拥护!” |
相关阅读:
- [ 04-06]五男子协助取赃款两月骗百万 法官揭穿五种骗术
- [ 04-10]深圳盐田法院探索法官职业化改革 法官不再是“官”
- [ 04-06]法官传宠物狗出庭“指证”谋杀案嫌犯 无果遭讽
- [ 04-01]最高法“不拘一格选法官”开了好头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