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厦门老人骑车载两童逆行 校园周边成交通事故多发地

2014-04-01 08:49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家长骑车带着孩子,在机动车道逆行。

数字

中小学生意外事故急救案例中,交通事故占比很高,岛内外事故比例为3比7

原因

交通事故往往由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造成。民警建议,年轻人请老人接送孩子前,应该教他们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昨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通常情况下,被教育的往往是孩子。不过昨日,走访多个中小学后,记者发现了一个现象: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存在不安全行为的不只是学生,还有学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们。家长骑着自行车、电动车,逆向行驶,险象环生,对孩子的安全构成了不小威胁。

据120急救中心医务人员不完全统计,在中小学生意外事故急救中,交通事故占很大比例,而这些事故往往是由大人造成的,并因此连累了孩子。

[现场] 老人骑车逆行穿梭车流

昨日中午,正值放学时间,门口就是厦禾路的梧村小学,挤满了前来接孩子的家长。私家车、电动车和自行车组成的“混合军”,加上每人撑一把伞,就占去了两个车道。不少骑车的家长干脆直接在马路上安置小孩上车,一旁的机动车呼啸而过,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记者还注意到,骑车接学生的大半是老年人。其中一名老人骑着电动车,同时载着两个孩子——后座上坐一个,身前再挤一个,电动车出了校门逆行往文灶方向,在机动车车流中穿梭,实在令人担心。

“这些骑电动车、自行车的家长,几乎都逆行过,你想想,回去时是顺行,来时就是逆行了,因为家长们不可能到路口再去掉头。”一名站在校门口的安保人员告诉记者。记者发现,校门前500米有一个路口可供车辆掉头,却没有一个家长“光顾”。

这种交通乱象在岛内多个中小学门口不时出现。在槟榔小学门口,一名家长说:“孩子安全意识还可以,家长安全意识反而很差。”

[调查] 校园周边是交通事故多发地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1.85万名的14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事故,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至于中小学生意外事故多发地,120急救中心一名从业多年的医护人员说,是“校园周边”。

这名医护人员说,据不完全统计,中小学生交通意外事故的数量,岛内和岛外的比例大概在3比7左右。在岛内,家长更多选择开车或乘坐公交车、的士接小孩,安全系数较高。在岛外,大多数学生的家离学校较远,家长大多选择以摩托车、电动车接送学生。在岛内发生交通事故,因人在车中,车速又不快,大多是刮擦,学生受伤比较少;而在岛外,一旦发生刮擦、碰撞,往往小则骨折,大则颅脑出血。

[分析] 事故大多因家长违反交通规则

这些交通事故有个共同特点——老人接送小孩时,发生事故的情况尤其多。

据分析,老人行动较慢,交通安全意识较差,加上孩子好动,便容易出事。“一些老人原本生活在农村,为了照顾孙子来到城市,他们几乎没有交通安全意识,看见车来了,就带着孩子往前跑。”基层民警建议,年轻人请老人接送孩子前,应教会他们如何遵守交通规则。而现实情况是,这种“安全第一课”往往被忽略了。

被问及是否曾教从农村来的父母交通常识时,一名受访家长坦言:“没有。在老人的观念中,只有一条交通规则——见红灯要停,见绿灯可以走。”

“事故大都是家长违反交通规则造成的。”120急救中心医务人员痛心地说。

【记者手记】

言传不如身教

本报记者 吴俊鸿

昨日,有的学校组织了安全教育活动,学生们又被教育了一次。不过,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在交通安全方面,被教育的或许应该是大人们。

火灾自救、溺水求生……这些安全教育对孩子们来说十分有必要,家长、老师也十分重视。不过,大家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却忽略了自己每天接送路上的安全教育——至少,在这种安全教育课上,被教育的大多是孩子,家长却很少参与。

“为了孩子,请遵守交通规则”的交通警醒语,曾多次出现在路上,但是家长们经常视而不见,不顾自身和孩子的安全,随意逆行,违章变道。

在教育中有一种说法,叫“言传身教”,家长们都没做好,怎么能教育好孩子呢?

“这种教育日,学校也要转变想法,让家长来参加,教育对象不能只是孩子。”有人建议,借着“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在关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同时,大人们也应自省,补上交通安全这一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