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梁辰 通讯员 蔡江沈 图/本报记者 黄嵘 厦门日报讯 市建设与管理局联手本报开通专栏,聚焦岛外农村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整治和提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上周,本报报道了翔安区大嶝街道东埕社区两处堆积多年的“垃圾山”无人清理,(详见本报本月17日A07版《垃圾堆成山咋就没人管》)引起了大嶝街道有关部门及当地居民的重视。一场声势浩大的千人大扫除行动随即在大嶝街道9个社区全面铺开,一套长效管理机制也逐渐推行。 千人清扫 覆盖大嶝所有社区 陈阿姨是大嶝街道浔窟社区的居民,上周五一早她便与邻居开始了自家房前屋后的清扫工作。“有的居民会把生活垃圾扔在路边,小小的一个卫生死角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区的形象。”陈阿姨说道。记者走在大嶝街道,随处可见热闹的劳动景象。除了社区居民,还有许多驻军官兵拿着铲子协助清理路边建筑废土,挖掘机也一并出动清理水沟里的垃圾。 “针对媒体报道的卫生死角,我们也专门做了部署,同时,进一步落实长效机制的推行,确保街道环卫保洁长效化推进。”大嶝街道副书记林辉介绍,当天大嶝街道9个社区同步开展家园清洁行动,每个社区志愿召集了大约50名社区居民和50名驻军官兵共同参与。本报曾报道过的东埕社区两处堆积多年的“垃圾山”,近两百吨的垃圾昨日已被全部清理转运完毕。 加大投入 保洁员工资翻一倍 岛外许多农村社区环卫保洁较为薄弱,也包括工人工资待遇低、劳动积极性不高等因素。以大嶝街道为例,社区按照每500名常住人口配备一位保洁员,整个街道共有保洁员人员75名。但直到去年,保洁员每个月工资仅为500元,转运车辆每辆每月工资仅800元。 “有的保洁员觉得把垃圾运到清洁楼费时费力,就把垃圾随便倒在路边,卫生保洁质量大大下降。”大嶝街道建设服务中心主任陈永固说,为了破解这样的难题,街道今年再增加了50万元的环卫投入,提高工人工资待遇。如,保洁员每人每月增加700元,车辆每辆每月增加600元,公厕保洁工资每座每月增加100元。 |
相关阅读:
- [ 02-24]厦门钟宅社区路上堆满建筑工业垃圾 已形成小土丘
- [ 02-24]漳州台商投资区角嵩路 垃圾池冒烟摆下“浓烟阵”
- [ 02-24]《广告法》“借法执法”难禁垃圾广告
- [ 02-23]消费者力挺整治垃圾短信 业内称广告法需更多细则
- [ 02-23]福州新大陆科技园区烧垃圾 市民呼吁严查并处罚
- [ 02-22]福州三环路绿化带 又有人烧垃圾影响行车安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