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经济,吸引第三世界合作目光——聚焦2013厦门国际海洋周
东南网11月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周思明) “蓝色经济不等于海洋经济,只有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经济才是蓝色经济。”8日开幕的2013厦门国际海洋周上,厦门市荣誉市民、东亚海环境管理伙伴关系计划(PAMSEA)理事会前主席蔡珵瑛在主论坛上如是总结。 今年海洋周由国家海洋局、厦门市政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东亚海域环境管理区域项目组织和厦门大学共同主办,由近10场国际海洋论坛、2项海洋专题展览以及4场海洋文化活动组成。 作为20年前把海岸带综合管理(ICM)理念引入厦门的第一人,蔡珵瑛如今已是两鬓斑白,ICM的做法及理念也在厦门落地生根,逐渐完善为经略海洋的“厦门模式”并享誉世界。在当天的主论坛以及海洋可持续发展部长论坛上,ICM已经成为各国代表演讲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回忆起在各国推行ICM的历程,蔡珵瑛坦言并不容易:“不过,时下蓝色经济的热度,意味着对海洋生态的重视和保护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经济体之间的共识。” 在本届海洋周上,有18家国际组织、协会及来自近40个国家、地区的代表莅会。“蓝色经济意味着跨国界的经济,印度洋的蓝色经济发展跟欧盟都有关系。所以,发展蓝色经济,我们必须要有更广阔的视野,在更高层面上保证蓝色经济发展政策的统一性和一致性。”蔡珵瑛表示,在国际范围内做到这点并不容易,这也意味着发展蓝色经济需要更多国家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理解互信,达成一致意见。 而在这些利益相关方中,发展中国家之间海洋合作的重要性正进一步凸显。 在昨日举行的海洋可持续发展部长论坛上,来自非洲和东亚地区各发展中国家的海洋部门管理者们齐聚一堂,交流各自管理海洋的经验,探讨共同应对困难的路径。 相较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展蓝色经济的需求更加迫切。 柬埔寨环境部部长Samal Said在致辞中表示,对于农业国家而言,蓝色经济既意味着很多民众的生存希望,又面临着贫困和过度城市化带来的不可持续开发的挑战和风险。柬埔寨虽然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很难单独应对,唯有同类似的国家携手合作。“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行动,让我们的海岸带管理和蓝色经济发展走上正轨,而不是坐等机会错失。” 正是怀抱这一共同想法,第三世界的国际友人们相约厦门,互相学习。中国发展蓝色经济的先行经验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厦门市政协主席潘世建表示,厦门非常愿意与各国友人分享发展蓝色经济的经验,也希望对东亚海的综合管理模式进行总结,并团结发展过程中的各利益相关方,共同面对新的挑战。 近年来,为积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义务,我国在与各发展中国家的海洋经济合作方面做出诸多努力,推出“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并提出了与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愿景。 外交部亚洲司参赞李碧建表示,作为渔业大省,福建拥有与东盟国家开展海洋合作的独特地缘、文缘优势,双方可以先行探讨商签相关规划,深化渔业养殖的合作,形成切实可行的合作模式。在中国与东盟海洋合作日益兴盛的今天,厦门乃至福建一定会为建设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发展关系继续发挥作用。 |
- 2013-09-14福州推进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 阳光下盘活“蓝色财富”
- 2013-08-14福州琅岐岛特色海洋经济园B区防潮工程获批
- 2013-06-16闽重点推进305个海洋经济项目
- 2013-05-30福建下达首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补助金1.9亿元
- 2013-05-10漳州海洋经济总产值跃居全省第三
- 2013-05-10福建省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推进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