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领域是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
东南网-福建日报6月6日讯(本报记者 林世雄 实习生 邓婕 陈韵 通讯员 郭伟)5月30日,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分别与泉州市永春县人民政府和厦门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厦门火炬高新区永春产业园及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生物医药基地。这一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厦门市创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国家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2011年11月,获科技部批准,厦门火炬高新区创建的海西国家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首批41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之一,作为全省经济总量最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厦门火炬高新区积极抢抓机遇,主动将“一群多园”植入海西发展。如今,厦门火炬高新区“一群多园”模式走出厦门,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再次开花结果。
一区多园:
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在火炬高新区与厦门北大之路工程有限公司的协议中明确提出,将把“北大生物园”打造成具有国际水准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由北大之路投资建设的北大生物园,是北大未名集团的三大基地之一,占地近10万平方米,建有6000多平方米的研发大楼和7000多平方米的国际水平GMP生产厂房,作为厦门火炬高新区“一区多园”的核心园区之一,北大生物园也被誉为“中国最漂亮的花园式药厂”。
为发展成为中国生物医药的龙头企业,北大生物园将借助火炬高新区的中坚力量,利用双方在管理、人才、产业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在园内建立全球首个生物经济孵化器,为生物医药领域的项目和人才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同时,依托海西股权投资中心,推动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总部经济发展,吸引风投、股权投资公司入驻,为集群企业提供完善的“生物金融超市”服务;推动建立“新药研发高速公路”,加速新药研发项目高速、高效的产业化进程;实施厦门生物医药“百人计划”,建立“生物脑库”,吸引全球100名以上的生物医药人才聚集厦门,从而提升厦门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的创新水平。此外,火炬高新区将全力支持北大之路发展成为中国生物医药的龙头企业。
当前,厦门市正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全面实施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全力打造新兴产业示范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厦门发展海洋高新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厦门的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方面有一定的产业和资源基础,另一方面,依托两岸合作优势,厦门在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的发展上更为得天独厚。在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领域,厦门集聚了北大之路、麦克奥迪、瑞声达、蓝湾科技、金达威等100多家高科技企业,建有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制药特色产业基地,2011年海洋与生物制药产值超百亿元。
除了雄厚的产业基础,厦门在该领域还拥有国家海洋三所、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中科院城市环境所等科研院所,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7个部省级工程中心,技术力量雄厚,可为集群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同时,厦门建设的两岸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和厦门火炬高新区海西股权投资中心,则可为集群建设提供强大的资本支撑。
一群多园:
推进两地产业发展合作
以厦门为中心,逐渐将创新型产业集群辐射到周边地区。走出去,是厦门火炬高新区发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当前厦漳泉同城化的历史契机,也为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基地从厦门向漳州、泉州等周边地域拓展提供了充分条件。与永春县的协议签署,是厦门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迈出一大步中重要的一步。厦门火炬高新区与永春县政府本着“优势互补、互建共赢”的原则,以资本和技术为纽带,在永春县合作建设火炬高新区永春产业园。双方采取“资源共享、政策共享、技术共享、利益共享”的模式,以“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为主导,推进两地产业发展合作。首期规划2.9平方公里,计划打造成为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入驻、服务保障为一体的海西国家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基地,进而全面推进厦门永春两地的产业协作。
除此之外,厦门火炬高新区也已和漳州市长泰县、诏安县、龙海市,达成了初步共识,约定建立项目联合招商机制,统一招商优惠政策。不仅如此,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发展方向,为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一群多园”奠定坚实基础。
一群多园思路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台湾业界的广泛共鸣。台湾“经济部”生物技术与医药工业发展推动小组主任陈启祥说:“我们非常重视与大陆的合作,也希望利用建设产业集群的契机与厦门共同策划、建立实质性合作交流机构。”
截至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已与台湾各界进行了10多次的交流对接,取得了丰硕成果。
海洋经济:
五年后成为厦门主导产业
在与北大生物园和永春县政府签署的协议中,都不约而同地把海洋和生命科学相结合,以发展海洋经济作为主导,通过该产业集群建设,使厦门、闽南、台湾城市群成为全国乃至国际上著名的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技术研发、设计、生产、物流、营销中心及旅游胜地。
同时,厦门积极推动两岸科研机构及大学的合作,特别是把握住厦门大学医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海洋与地球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能源研究院七个学院整体搬迁至翔安区的契机,探索在火炬(翔安)产业区与厦门大学共建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园。
高新区“一区多园”中的“北大生物园”,建立世界首个生物经济孵化器;依托海西股权投资中心,推动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总部经济发展,吸引风投、股权投资公司入驻,为集群企业提供完善的“生物金融超市”服务试点;建立新药研发高速公路,通过对新药研发项目高速、高效的产业化,把全世界生物医药研发具有产业化价值的成果,吸收为厦门所用;吸引100名以上的世界优秀的生物医药人才聚集厦门,建立“生物脑库”,使厦门成为世界生物科技和生物金融人才的集聚地,从而迅速提升厦门市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的创新水平。
到2014年,建成纳米技术纯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中试基地和膜法海水淡化产业化基地,实现产值500亿元,成为创新引领的先导产业。
到2016年,两岸共建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成2-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具有两岸区域合作特色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力争实现相关产业产值1000亿元,成为厦门主导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