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特区30周年:文明城市 厦门人的幸福之光
厦门市近年来在交通、就医、就学、就业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全国率先推出社会保障性住房政策,把占城镇人口40%的低中收入人群纳入住房保障的范围,被建设部誉为“厦门蓝本”在全国推广; 率先实施覆盖老年人、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的城乡一体化全民医保,实施“医疗重组计划”,让大医院的医疗资源直接进入社区,开设惠民门诊、病房,设立建筑工人身意外伤害急救“绿色通道”; 率先实行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将农民工子女纳入招生范围,免收借读费,新建、扩建、改建40多所公办学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65%在公办学校就读; 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我们提出建设 “五个厦门”,最终落脚点是 “幸福厦门”,这和文明城市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把创建过程与老百姓密切联系起来。 亲历者 市容考评委特邀考评团专员、厦大副教授 胡南桦 爱管闲事是希望城市更完美 每一座城市都有这样的人:给政府“找茬”、挑刺、管闲事,与利益无关。因为,他们对这座城市是爱之深、责之切。 文明城市,就是需要这样的人。 厦门就有这样的人,他被副市长称为“令人尊敬的‘挑刺者’”,他叫胡南桦,是厦门大学副教授。 胡南桦从退休后开始管闲事,已经有10多年了。每次在发现问题时,他总是会不停地向相关单位、相关人反映,甚至是写信、发邮件给市领导追问落实情况。 他曾发现厦门机场管理上的一些问题,写信给市长和机场领导提意见;2004年,他又写信给市领导反映环岛路存在的21个问题。问题不算大:路灯不亮了、椅子破损了、铁栏杆生锈了……像这样的问题,胡南桦每年要提很多。因为深爱环岛路,胡南桦自嘲“烦人也不怕”;因为爱这座城市,他才执着下去。 如今,68岁的胡南桦常常骑着自行车在厦门环岛路一带溜达,从胡里山炮台到会展中心,来回两个小时,将沿途发现的市容市貌等问题向有关单位反映。“我是希望这个城市能更完美,这个城市里的人们能生活得更好。”胡南桦说,“大多数人都是爱听好话的,像我这样专找茬的,肯定会碰到一些困难。不过,我下了决心要坚持下去。” |
- 2011-12-08厦门特区30周年:从特区“升起”的省部级干部
- 2011-12-07厦门特区30周年:特区立法,法治之光照耀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