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特区30周年:保障房里的“幸福时光”
厦门蓝本 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供应体系 自2005年11月厦门开展社会保障性住房工作以来,经过六年多的建设、发展,厦门市已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覆盖全体市民、分层次保障的住房保障体系。这种多层次的保障供应体系,还被一些中央媒体解读为“住房保障的厦门蓝本”,全国各地业内官员蜂拥至厦门参观学习。回望六年前,厦门开展这项工作之初,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当时,厦门市政府、保障住房办的相关人员,曾经分三批奔赴香港,学习、借鉴香港的公屋、居屋管理经验,又结合厦门实际,制定了具有厦门特色的社会保障性住房政策。一是面向覆盖面40%以下的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提供社会保障性租赁房(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二是面向覆盖面40%以上的非低收入无住房家庭,提供保障性商品房。 截至今年7月底,厦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在建项目44个,建设住宅41021套,占年度4万套建设任务的102%,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在保障房的受理申请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共受理保障性住房申请31724户,其中低收入家庭申请26816户(其中保障性租赁房22860户,经济适用房3956户),全市已选房入住1.1万多户。 未来趋势 来厦务工人员也将住进保障房 在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厦门市坚持好地点、好配套、好质量,努力让受保障人群住得下、住得好、住得舒心。市保障住房办副主任王朝晖介绍,厦门保障房建设已经完成 “三个基本实现”,这在全国的保障房建设中也是走在前列的。 厦门的保障房建设和管理体系基本建立,目前已经配套完成了30多个管理规范文件,立法的完善性处于全国前列;其次,厦门保障房的建设和规划基本满足了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实现“以需定建”;第三,厦门制定了严格的从准入到退出的保障房申请、管理和监管机制,五审两公示,杜绝骗租骗购。 在解决厦门本市居民住房保障的基础上,厦门市有关部门还在积极调研,争取让符合一定条件的来厦务工人员和新就业职工,住进政府的保障房。据了解,在今年4万多套的保障房中,近一半都是公租房,很大一部分是为来厦务工人员准备的,那些在厦工作多年、对厦门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有过突出贡献的外来务工人员,有望成为首批住户。 |
- 2011-12-05厦门特区30周年:国际赛事汇聚世界目光
- 2011-12-05厦门特区30周年:汇聚全世界目光
- 2011-12-05探寻特区科学发展的精神底蕴 创新厦门为同城化做表率
- 2011-12-03深圳特区报:中国男排队小伙输球长志气
- 2011-12-03厦门特区30年:厦门公交和时间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