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诏安县四都镇西梧村的农丰蔬菜家庭农场,记者看到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一串串鲜绿的螺丝椒挂满枝头,妇女们穿梭其间,有的采摘,有的分拣,有的装箱。姐妹们在一起干活,其乐融融,田间洋溢着说笑声。 把村里妇女们聚在一起的,是西梧村妇联主席沈雪芳。“我们村的人大多从事水产捕捞工作。但捕捞是体力活,有的妇女在家带小孩,有的老人年纪大干不动了,只能坐在家里。我有责任把‘姐妹们’带动起来,让她们有活干!”2014年,沈雪芳开始独立经营家庭农场,如今农场规模达150亩,村里有30多名妇女长期在她的农场务工,其中不乏70多岁的老人。一天100元,包午餐,沈雪芳让“姐妹们”也能靠自己的双手获得收入。 在村民吴华女眼里,沈雪芳是个精力充沛的人:“她每天凌晨四五点就起床,一干能干上一整天!”沈雪芳则说自己就是喜欢折腾,闲不住。“爱折腾”的沈雪芳,不仅操持家庭农场、忙着村“两委”的事务,还为县里的水产公司与村里的剩余劳动力牵线搭桥。 眼下正是龙须菜收割的季节,西梧村的水产品加工处坐满了工人,大多是中老年妇女。工人们正熟练地把龙须菜一把一把地串到一条长约4米的细绳上,串1条龙须菜6毛钱,20条为1包,计件结算。“秀容15包、幼娥14包……”平日里风风火火的沈雪芳,此时心细如丝。在她的账本上,日期、工人姓名、件数、工钱,每一笔都记录得清清楚楚,每天及时给工人结算。今年73岁的村民吴翠珠说:“重活累活干不动了,在这里动动手,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还有人一起说话,我很满足!” 与记者交谈过程中,一个客户打来用工电话,沈雪芳回复对方:“现在都要排队啊!你确定一下要几天我再安排。”除了收割龙须菜,牡蛎加工也需要不少劳动力,县里的水产公司得向沈雪芳排队预约,每天有50到80名工人在西梧村的水产品加工处干活。“还缺人哩!”沈雪芳语带自豪。 “我的兔年愿望是希望事业能发展得更稳定,带着更多‘姐妹们’富起来!”沈雪芳的“折腾”,已经带动了村里100多名剩余劳动力增收。看着“姐妹们”的日子渐渐好起来、眼神亮起来,沈雪芳觉得自己“每天都有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