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乡村振兴传来好消息。据报道,全省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目前已达23915名。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万以上。 人才是第一资源。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一个人才,可以带火一个地方,带富一方群众。我省1999年推行的科特派制度,就充分展示了人才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在这场浩大的“知识下乡”浪潮中,一批又一批科特派推动我省特色农业迅速发展,最终形成现在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林竹、花卉苗木、食用菌等8个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年产值均超过千亿元的喜人景象。 进入信息时代,农村作为信息洼地,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急迫。一些网络直播人才和电商人才扎根农村,迅速打开了农产品流动通道,“武夷乡愁沈丹”等网络红人的出现,让人们更加意识到人才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我省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数量增多,是令人欣喜的信号。不过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条件相对落后,这对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是不小的挑战。研究显示,虽然我省农村人才数量有了很大提高,但还是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高层次人才不足,基层骨干人才、实用人才缺乏,青年人口流出的趋势未得到根本改变;队伍年龄结构不够合理,50~70岁的人才占大多数;人才队伍专业结构不够合理。近60%农村实用人才集中在种植、养殖等传统生产领域,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生物技术等的新农科高端人才匮乏,缺乏农技推广、生产开发、经营管理等复合型人才。 乡村振兴的路上遇到的问题,很大一部分都是人才问题。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推动更多人才奔赴农村、扎根农村。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完善体制机制是关键。真正的人才不惧挑战,渴望实现自身价值。对他们来说,有利的干事创业环境很重要。政府部门应加快搭建高水平农业科研平台,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站、农村实用人才实践基地、乡村人才工作站建设,为人才创造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与此同时,还要大力推动职称评定向基层倾斜,解决人才及其家庭成员就业就学等困难,让人才愿意留在农村。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不拘一格发现人才是重点。正如研究显示,当前我省农村人才结构失衡。扭转局面,就应打破条条框框,在人才认定上突破常规,让更多人才喷涌而出。例如,宁德市屏南县近年来大力发展乡村文创产业,在省内乃至国内都取得了不俗成绩。该县文创产业崛起的主要推动者文凭普通、没有职称,以常规标准来判断,很难被认定为人才。当地领导慧眼识珠,全力支持,为他们发挥才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充实“人才池子”是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才足够多,可安排的余地才会多。乡村振兴需要医疗、教育、农技、营销等方方面面的人才。如何缓解人才不足?高位嫁接是一个常用的办法。相关部门要大力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氛围,吸引更多人才前来就业,并通过定期服务、对口帮扶等方式推动人才向乡村流动,解决乡村教育、医疗短板。 功由才成,业由才广。加强人才建设是乡村振兴永恒的课题。我省特色农业产业发达,乡村人才兴旺,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有利局面,立足现有基础不断完善人才振兴工作,我省乡村振兴前景光明,一定能取得新的不凡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