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炳水、林盆家庭主要事迹
www.fjsen.com 2017-03-10 21:08:24 来源:省妇联    我来说两句

在泉州市惠安县螺阳镇锦东村,有一对远近皆知的伉俪老人--他们相伴六十载却依然相敬如宾,恩爱有加;他们出身贫困农家,小学文凭却培养出了高工、医生、教授;他们治家有方,里外儿孙30余口人,却相亲相爱其乐融融,个个善良正直,家风远扬。他们便是八旬夫妇林炳水、林盆。

夫妻间配合默契 相敬如宾

早年家境并不殷实,还要供养六个儿女,林炳水只得外出谋生,林盆独自在家照顾孩子,还养了毛兔、猪和羊,卖钱贴补家用。夫妻俩一里一外,勤俭持家,配合得很好。

不管多忙多累多苦,两人的屋子,总是被收拾得井井有条。“做家务不用分男女,谁多做一点,都没差。”相伴60余年,在林炳水眼里,没有所谓的大男子主义,只有同甘共苦的幸福。妻子林盆脾气比较急,容易生气,而他总会让着她。“我们这一辈子,配合得很好,从来不吵架”。

做事勤勤恳恳 做人干干净净

退休之后,两人一起在锦水小学教职工食堂当炊事员。十五年如一日,每天凌晨四点起床,烧水、买菜、洗菜、做饭、分饭……事多繁杂,两人分工配合,毫不含糊,从来没有偷工减料,也从未敷衍了事。他们心疼老师们的辛苦,每天定时将热水和饭菜一一送到了教师宿舍。

做出的饭菜干干净净,做人一样干干净净。林炳水每天都要将买菜费用登记在食堂的小黑板上,清清楚楚,精确到每分钱,分毫不差。两人还常将自家种的蔬菜供应给食堂,从未收取老师们一分钱!十五年的时间,学校老师换了一拨又一拨,这对老人却赢得了每一位老师的赞扬与尊重!

如今离开学校已有3年,逢年过节总有老师登门探望两位老人家,说起那些年老伯和阿婆为他们默默所做的一切,他们总会无限感慨:哪里再去找这么好的两位老人!

坚持读书传家:“不能等有钱了,才让小孩读书”

林炳水夫妇不仅持家有方,在教育上也始终坚持“读书传家”的信念!小时候家里穷,他们连小学都没能读完,所有的文化知识全靠平时自学积累而来!尽管供养6个孩子十分不易,林炳水觉得自己就算再苦再累也要让儿女上学,“不能等有钱了,才让小孩读书”。他奔波各地工地做粗工,一切都是为了给孩子们多挣点学费。

更为可贵的是,林炳水不仅拼命赚钱供儿女读书,还抓住一切机会为孩子们提供学习资源。儿女们每次重要考试,他都会请假在家,陪孩子备考。每份考卷,他都要审过一遍,“错误的地方,要指出来,再告诉他解决的方法,不能随便签个名了事”。虽然常年在外地工作,但只要看见与学习有关的书报,他都会替儿女保存下来,以备不时之需。即使是现在,他也坚持每天读书看报,遇到有益的东西,都会保存下来与儿孙们分享。

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林炳水也不愿让孩子放弃学业。老三本科刚毕业那年,家里发生变故,“老四不幸患白血病逝世,家里能卖的都卖光了,还欠下了2.4万元的债务”,上世纪90年代,两万多元,对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简直是一笔巨债。

赚钱还债,成了这个家最迫切的事情。老三想放弃学业去工作,以减轻父母负担,但遭到林炳水的强烈反对,他始终认为,困难可以慢慢克服,但时间不等人,错过了读书的年纪,就一辈子错过了。

就靠着这份信念,林炳水夫妇将孩子们个个培育成才:建筑类高级工程师、儿科主治医师、师范大学教授、高校辅导员……各行各业都很出色!读书传家的朴素想法,也在这个家庭传承了下去,孙辈们9人有6个大学生,2个硕士,不乏就读中国人民大学和西安交大这样的名校。

林炳水的一言一行,对儿孙们影响很深。“要舍得花时间,从生活到学习,耐心细心去引导。”听上去简单平凡的一句话,操作起来却没那么容易。从孩子年幼起,林炳水便注重对孩子的引导,帮助孩子发现不同的东西,“没碰过的东西,都去尝试,哪怕是去泥地里玩土,只要没体验过,都有新的东西可以学。”他认为,成长中的孩子,每一种行为都有其道理,大人要学会去观察分析并适应它,“孩子不听话,跟你过不去的时候,要耐心引导,不能硬着来”。老人的教育方法,影响了两代人,女儿林碧燕说,“儿子女儿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外公家,陪他说话聊天”。

在林炳水夫妇的教育和熏陶下,儿孙们不仅事业学业有成,做人更是正直善良,乐善好施。如今,锦水小学的老师,在教育学生时,总要提起林炳水,提起他家的小孩,当作学习榜样。乡邻们提起林炳水一家人都直竖大拇指,林炳水置之一笑,缓缓地说,“做人应该要谦虚”。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