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 专题 > 正文
郑宗远家庭美德故事
www.fjsen.com 2014-09-23 15:15:37  郑平芳 来源:福建妇联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明朝的时候,福宁州柘洋(柘荣)、福安、寿宁交界处非常偏僻仙岭村有个远近闻名的慈善家郑宗远。仙岭虽然是三县枢纽要道,但是行人对外交通须翻山越岭,而且经常还会遇到野兽出没。于是,他倾其所有,耗时多年,与子孙宗亲一起开凿从柘荣至福安到寿宁境内的一条长达数百里的石径大道,途径3县7乡(镇),连建数十座桥、亭,设置渡船一条,置买渡田六亩,雇人划船,免费让行人过渡,并把家中田租的一半,当作养护路、亭、桥、渡船的资金。人称“仙岭愚公”。他为人慷慨,一辈子乐善好施,常常接济穷苦之人,遇缺食者留宿款待送与斗米。无论乡亲乡众急需钱或粮向他借用,从不推辞,即当作布施,也不留字据。明世宗皇帝朱厚熜赐予他七品冠带,福宁府知州赠予他“德义兼隆”的匾额,同朝福州智叟、雪樵山人郑堂为其厅堂题匾“庆远堂”。

郑氏家小留下了“世间第一好事,莫如救急济贫;人若不遭天祸,施舍第一良方”的祖训。郑宗远不仅自己一生行善,也要求子孙后代跟着行善,临终前立下遗言,把家田田租的一半,当作日后养护路、亭、桥、渡船的资金,并嘱咐子孙后代继承他的事业,为百姓修路建桥。他的后裔不负嘱托,善举代代相承。史志记载,明嘉靖年间,郑宗远儿子郑廷森曾义务建长降亭一座。明万历年间,郑宗远的孙子郑文焕六十大寿时,当朝著名文官、湖广布政司参政游朴写文章称赞他能继承先辈慈善遗志。清乾隆年间,郑宗远后人郑鼎禧携夫人肖氏在长降亭中,用米粥和大碗茶免费招待路人。1978年,板桥被水冲走,后人郑明况自发组织8个当地的村民,耗时两个多月进行修缮。世世代代的仙岭人,一直秉承祖训,耕读传家,积淀了身后浓郁的“善文化”--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九,也就是在郑宗远诞辰之日,仙岭村都要组织劳动力维修这条石径大道。


尽管仙岭愚公开凿的慈善路现在已经失去了实际功用,但是郑宗远子孙后代积德行善的家训依然存在。郑宗远的后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郑平芳,二十年来无偿从事世界非遗“柘荣剪纸”的传承工作,殚精竭虑,悉心传授,为了让学生有信心,坚持剪到底,她常谎称他们作品可以装裱出售,学生并不知道,从郑老师手中接过所谓的“作品费”,其实都是郑老师自己微薄工资里挤出的钱。而学生的作品也并没有“上市”,全都静静地尘封在她的工作室里。她乐善好施,汶川地震后,她为重灾区创作并义赠剪纸作品,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爱心书画艺术家”荣誉称号。在宁德慈善总会和蕉城区慈善协会成立时,她率先捐出二十幅剪纸。她携学生给莆田市慈善总会捐赠32幅剪纸作品,莆田市慈善总会回赠她一个烧制有“德溢流馨”书法的瓷盘。她带领学徒用上等绒布剪了100幅“龙凤呈祥”、“百年好合”、“鸳鸯戏水”的题材剪纸,花1500元在柘荣电视台广告部滚动播放,免费赠送给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伴侣,她用剪纸艺术表达对新人的深深祝福。路遥知马力,日久见善心,这几年,她一直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先后献爱心共计两千多元。她资助吴敬銮创办福建幽兰剪纸公司,资助金冰清成立柘荣县柘一剪公司,她培养了许多剪纸人才,有的走上幼教工作岗位,有的成为剪纸公司经理,有的专门从事剪纸销售,有的成为有职称的剪纸能手。她将慈善事业和传承剪纸艺术并举,一步一脚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她济贫扶弱,帮助2个重度残疾人成立了“赖冬金剪纸设计馆”、“叶燕剪纸创意工作室”,对他们爱护有加,千般鼓励,传授剪纸技艺,资助他们创业。她的剪纸作品先后被福建省美术馆、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收藏,也有许多获奖作品被拍卖无偿赠送给有需要励志的人。2014年5月,她的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剪纸作品《金陵十二钗》公益拍卖六千六百元,当场捐赠给被火烧伤的俩儿童的亲人,同年8月,她设计的金奖作品《普天同庆》公益拍卖三千五百元,帮助贫困大学生缴纳学费。她的剪纸作品《医宗药祖》荣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是因为她用剪纸中最具特色的组画形式将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代医圣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氤氲着浓浓的爱意与仁慈,这些艺术韵律、构思、创作过程,来自先祖郑宗远救急济贫爱心精神的深远影响,家风家训渐渐促成了她对宇宙、对生命、对艺术的领悟,她的作品不动声色地传扬着人类“真善美”的普世价值。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