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热点专题> 福建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 要闻
> 正文
中科院专家为鲁甸地质灾害应急排险工作提供科技支援
原标题:中科院专家为鲁甸地质灾害把脉排险 连日来,中科院地质专家通过实地勘察,初步查明云南震区红石岩堰塞湖及周边主要灾害体的基本特征和形成原因,为红石岩堰塞湖的应急排险提供了科技支撑。 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山地所)科技救灾专家组,在鲁甸火德红乡下水沟附近发现一条此次地震的典型右旋走滑断裂活动断层。据现场勘测和对断层面擦痕的进一步调查确认,该断层是红石岩崩滑体(堰塞坝)和王家坡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而王家坡滑坡和导致牛栏江堰塞湖的红石岩崩滑体分别位于该断层北侧和南侧。 8月12日,成都山地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胡凯衡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鲁甸地震诱发了红石岩堰塞湖、甘家寨、王家坡3个特大型滑坡,空间上总体沿8~9度裂度区范围以及河谷集中分布。最近,灾区降雨频繁,局部大到暴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时有发生。 “目前来看,由二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比较少,我们对存在危险的地区也都做了排查,但降雨对灾区道路交通的影响较大。”胡凯衡表示。 8月10日,中科院地质专家配合当地部门成功处置了一处大型地裂缝,解除了威胁36户100余名群众生命安全的地质灾害点。该裂缝位于鲁甸县火德红乡李家山村老屋基社,由3条长约1公里、宽约70厘米、深约1米的地裂缝组成。中科院专家接到请求后火速奔赴现场,提出应急处置措施,帮助受灾居民成功避险,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赞扬。 “这个裂缝属于比较大型的裂缝,而且当地人员密度较大,目前采取的多属于应急措施,后续不排除采取工程措施进一步治理的可能。”胡凯衡说。 据了解,目前成都山地所的野外工作已基本结束,后续将通过数据收集分析,着重对灾区地质运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记者张林) |
相关新闻
- 2014-08-13梁龙洲在鲁甸地震抢险救援中坠崖牺牲
- 2014-08-13鲁甸震区首个板房医院交付使用 可满足50人住院
- 2014-08-13志愿者顶着烈日募捐 市民踊跃支援鲁甸
- 2014-08-13鲁甸震区生活保障基本实现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
- 2014-08-13鲁甸堰塞湖险情基本解除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