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女性风采 > 正文
陈娟娟:高甲戏“折梅”第一人
www.fjsen.com 2014-05-04 08:49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福建日报5月3日讯(本报记者 刘益清 林剑波)

陈娟娟现年48岁,出生于晋江安海镇,从小就喜爱唱歌跳舞。12岁那年,她如愿考入福建省艺术学校泉州分校高甲专业班。从艺校毕业后,陈娟娟被分配到泉州市高甲戏剧团。

2002年,陈娟娟报考了中国戏曲学院大专班,并参加各类型学习班、演员培训班,全面学习戏剧表演艺术。经过多年努力,陈娟娟形成了自己的表演特色,清新、幽婉、传情,戏路宽广。

2003年,陈娟娟凭借高甲戏《管甫送》,获得中国首届国际“小戏、小品”赛演员金奖;同年,她又参加了首届中国戏曲“红梅奖”演唱大赛,荣获红梅演唱大奖。2011年,在第3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颁奖典礼上,凭借在泉州高甲戏新编历史剧 《昭君出塞》 中的精彩表演,陈娟娟一举“折梅”,成为高甲戏“折梅”第一人。

陈娟娟说:“得奖之后,每次上台都更加追求完美,一定要表现出梅花奖的水平风范,责任感越发沉甸甸的。”

随着泉州高甲戏知名度的提升,陈娟娟频繁到海外表演。除了继续在一线演出和创作外,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陈娟娟还担负起传承高甲戏的责任,眼下正带着三四名青年表演者,教导他们学习高甲戏表演技艺。“传统戏剧需要代代相传,创新和传承缺一不可。”陈娟娟说。

“今年剧团计划招收20名新学员,可是报名情况不容乐观。”陈娟娟说,“从事戏剧表演比较辛苦,工资也不高,加上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年轻人和家长对这一行不大感兴趣。”

近几年,由于各种政策的调整,泉州高甲戏慢慢显现出复苏的迹象,对此,陈娟娟感到欣慰。从去年开始,泉州市政府出资买单,将高甲戏表演列为“惠民工程”,在校园、剧院等场所进行公演,并收取低价位票价,这一做法受到群众欢迎。今年,泉州高甲戏剧团与福建省艺术学校泉州分校联合招生,放宽了对学生的年龄限制,从初中三年级降至小学六年级。

“一路走来,台下的观众都是老人,没有年轻人,但人数照样不少。原因可能在于,懂得欣赏高甲戏,要有一定的时间沉淀吧,年轻人变老了,也许就喜欢看高甲戏了。”陈娟娟对高甲戏的前景充满期许。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