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在香港的一家超市购买奶粉。
跨国奶粉贸易商向本报记者悉数山寨“原装进口”奶粉的猫腻 澳大利亚乳业局行政长官教中国消费者如何辨别真伪
8月9日,本报曾报道进口奶粉的“厂家直销”、“批发价”皆是骗人把戏,报道刊出后,不少读者向记者反馈:海外代购风险大,不得不把目光转向价格不菲的海外“原装进口”奶粉。
然而,记者采访了解到,“原装进口”奶粉同样不能让人百分之百地放心。长期从事奶粉进出口生意的贸易商向本报记者悉数中国奶粉进口行业存在的问题,澳大利亚乳业局行政长官哈里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详细介绍了如何练就“火眼”,辨别真伪。
Ian(注:以下译为“伊恩”)最近频繁往返于中国与澳大利亚,忙着某澳大利亚奶粉品牌进驻中国市场的事。对于中国严苛的检验检疫制度,他非常熟悉:“严格程度在全世界屈指可数。”
首次进入中国市场,该澳大利亚品牌的中国区销售总监Jackie(注:以下译为“杰姬”)大呼“吃不消”:“这可能是全球最高标准。”
入关:
中国标准世界最高
在杰姬看来,国外奶粉进中国市场的程序复杂且严格。受近期中国国内“南山奶粉黄曲霉毒素M1超标”事件的影响,她的奶粉比常规程序多接受了一次查验。在“通关”途中,仅就奶粉罐的检验,都一波三折。
“首先要做中国商检备案,中国海关不允许引进纯英文奶粉罐,必须贴中国的法定标签和中文标识,要把所有的营养元素翻译成中文;必须比对奶粉营养元素的中国国标。”杰姬说,单是为了奶粉罐,她就提前准备了半年。
英文翻译成中文必须按规矩,规矩定得很细。“就连奶粉罐上的字体大小都有要求,如果外观不合格,就算奶粉已经运到了中国码头,也会被退回去。”杰姬经历过一次“被拒”后,更加小心翼翼,生怕再次出错。“当时被拒就是因为奶粉罐上的字体太小,不合规矩。因为奶粉本身并不存在质量问题,所以没被就地销毁,而是要求我们重新制作外观包装。”
外包装合格了,下一步进行“码头抽检”,抽查大样;确定大样没问题后,再送到检验科检验。杰姬说她战战兢兢:“对于进口奶粉,中国海关的标准可能是全世界最严格的。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一般只检大样元素,比如说奶粉所含的蛋白质、含菌指标等大样元素;中国更精密,连微量元素、‘10的-6次方’级别的元素都要一一检测。有一项不达标,就不让你的奶粉进入中国。”
在经历“世界最高标准”的重重检验后,杰姬的奶粉终于顺利入关。
市场:
山寨“原装进口”奶粉出没
由于进驻难度比较高,杰姬所服务的奶粉品牌此前一直未进驻中国市场,这一次,杰姬有备而来,做了充分的准备,对中国市场的前期调查持续了两年之久。
“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杰姬惊讶于广州满大街的母婴用品店都能销售奶粉,在欧盟国家和澳大利亚,并没有专门的母婴用品连锁店,奶粉只在获得授权的超市和药房有售。“即便在超市,也就只摆两三栏的货柜,远没有中国这么红火。”
竞争过于激烈,杰姬不得不开始思索销售渠道问题,找一个好的销售平台或者好的经销商,成为她开拓中国市场最重要的一环;在此之前,她并未考虑到这个问题。
杰姬“过五关斩六将”,通过层层审查、顺利通关后,参加了一场在上海举办的乳制品博览会,正常博览会引起了她更大的忧虑。
博览会上展出的不少奶粉品牌,都打着“原装进口”的标签,杰姬分析后认为,它们都是“不正规”的。“也许能蒙住外行人,但绝对骗不了行家。” 杰姬自信满满地说。
在展会上,她仔细看了一些“原装进口”奶粉的原产地证书,看出了其中的猫腻。在一款奶粉的介绍中,用英文标明“import from……”(注:从某某国家进口),但在中文翻译中,这一句重要的产地信息却被“漏掉”了。“真相是:它的奶源来自国外,但奶粉是在中国或其他国家分装的。”杰姬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原产地证书是真的,其实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品牌,它们只是在国外设了个厂,弄了点当地的原材料就开始生产,转身就变成了‘原装进口’。”
“这是对纯正原装进口产品的不公,同时也是对消费者的欺骗。”对于第二种情况,伊恩愤愤不平,“它和完全原装进口的产品相比,证书其实是不同的,但消费者不可能进行准确的甄别”。
他补充道:“更有甚者,不知从哪里购买了假货,对原产地证明进行‘模糊处理’,让外行人看得摸不着头脑。”
风险:
进口的只是原材料
伊恩了解到,由于中国“原装进口”奶粉的市场潜力巨大,不少海外华人都做起了奶粉生意。他们在海外注册成立公司,开一间商铺,然后就开始向中国国内销售婴儿配方奶粉。
“他们把原材料运到中国,再进行分装。”伊恩介绍这些海外华人的操作模式,“通过网络,或者在国外接收来自中国国内的订单,然后从中国的工厂发货,他们的奶粉罐上赫然打着‘原装进口’的标签。”
“只要分装,就必然存在质量风险。”杰姬这样判断,“进口分装的奶粉,运回来时采取散装‘粉运’,封闭性和卫生性自然没有罐装的好。”
“分装时,必然会‘二次曝光’,二次曝光就要接触空气;就算不接触空气,你把那些奶粉倒出来再装,这个程序也肯定要有一个延迟时间,工艺再先进,含菌级别也会有变化。”
此外,还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因素,那就是奶粉罐。“奶粉罐要求密封工艺特别好。之前我们考察过几个中国的奶粉罐生产商,他们寄给我们的样品没有达到我们的标准。”杰姬介绍,在澳大利亚,制罐和制板属于商业机密,质量达不到标准就会影响保质期。
广州市一家贸易公司的董事总经理Julie(中文译作“朱丽叶”)向记者说到了一件令人不安的事:“有一家自称‘原装进口’的奶粉品牌,实际上只是进口原材料,然后在东北某家工厂进行分装,为了减少成本,还勾兑米糊。一罐奶粉的所有成本加到一起也才30元左右,但在母婴用品店里,该产品卖到200多元,而且销量很好。”
代购:
或鱼目混珠
据杰姬分析,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奶粉“进口分装”现象较多,可能与正规奶粉品牌都不从事海外代购业务有关。
她说,其实一直有很多海外代购平台跟她联系业务,但被她一一拒绝:“如果和他们成交,我们就是铤而走险。从法律上看,这是一块灰色地带,极容易被定义为‘走私’。另外,一旦产品卖给代购平台,产品到消费者手中时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就无法掌控了。”
杰姬观察了一些奶粉海外代购网店,发现他们一两个月的销量就可达到一两万罐,她很纳闷:“正规厂家肯定不可能供货给这样的平台。他们唯一的渠道就是去国外超市买,那也得把整个城市的超市都转上一圈才能凑齐这么多奶粉。”
她由此推断:“毫无疑问,网店卖的‘原装进口’奶粉中,肯定有假货。”
价格:
为何进口后涨一倍多?
同行们都打着“原装进口”的旗号,杰姬变得迷茫——酒香也怕巷子深。而且,他们的售价比山寨“原装进口”奶粉要高,处于“劣势”。
“我们的产品不得不卖那么贵。大家问我,原产地只卖100多元人民币一盒的奶粉,为什么到中国就要卖300多元?”杰姬粗略算了算,“我们要在海关做很多商业备案和登记,要征17%的增值税、5%的进口税,还有一些代理费。通关过程中,差不多每罐奶粉的成本就增加了100元。”
除了税收,还有仓储费;要进中国的超市销售,进店费同样不低。在整个销售过程中,人工费等中间成本积少成多。“中间的营销成本实在太多。”杰姬感叹道。而打着“原装进口”旗号实际上却是“进口分装”的奶粉,由于采用“粉运”入关的模式,进口原材料的成本相对较低,售价相应地可以定得低一些。
不少中国消费者不明就里,最终会选择具备价格优势的山寨“原装进口”奶粉。
澳乳业局行政长官
教你挑选“原装进口”
澳大利亚乳业局行政长官伊恩·哈里森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澳大利亚有17个官方认可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出口到中国,从1986年开始,澳大利亚政府就推出了“澳大利亚制造”标识。
婴幼儿配方奶粉要想获得“澳大利亚制造”的标识,就必须在澳大利亚生产,50%以上的生产成本必须发生在澳大利亚——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
他向记者谈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辨识“原装进口”奶粉是否名副其实。
1.外包装:一定有中文标识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规定,进口食品的标签必须为正式的中文标签,并用中文将几乎所有规定范围内的营养成分参数一一罗列。
可见,正规渠道的“原装进口”奶粉的外包装一定带有中文标识,以为是原装进口一定是纯洋文包装,是一种误解。
2.条形码:标示注册地
EAN商品条形码是目前国际上最通用的商品条形码,一般由前缀部分、制造厂商代码、商品代码和校验码组成。
前缀码是国家、地区的代码,如:93代表澳大利亚,94代表新西兰,690-692代表中国,0-9代表美国及加拿大,30-37代表法国。
但仅看条形码,不能100%确定产地,因为前缀码只标示“注册地”。
3.证书:最主要的识别依据
对纯原装进口的奶粉,由于不在国内进行任何加工,因此执行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后,出具“卫生证书”。证书内附有产品的详细信息,如“品名、报检数量/重量、包装种类及数量、产地、批号”等,以及关于检验合格的描述性文字。
纯原装进口的奶粉通常会直接描述品牌名称,以及报检数量,以箱计数。如果所谓的“原装进口”只是进口奶源,那么相关的国外证书上或许仅写明“milk powder(奶粉)”之类的字样,而不直接标注品牌名称。
对于中国检验检疫局出具的正规CIQ(中国检验检疫)证书,消费者可以致电质监总局查询真伪。(注:除了橄榄油以外,其他进口食品不再逐一加贴CIQ标示在外包装上,可根据 CIQ颁发的卫生证书去确认。)
此外,还有原产国的原产地证书和卫生证书等,也都是重要的识别依据。
4.“QS”标识:辨别“分装”
国产奶粉和进口分装奶粉,都在中国国内生产,因此都带有国家要求的QS (Quality Safe ,即:质量安全)蓝色标志,而原装进口的奶粉没有。
5.搜索:进入官网查询
例如,登录澳大利亚乳业局官网,可以查到该国具有生产资质的奶粉企业,以及产品销往中国的奶粉品牌。文/记者杜安娜 实习生 王冲冠、张晨子
- 2011-07-26洋奶也要会挑 盘点热销进口奶网购攻略
- 2011-07-05洋奶涨价 为何仍不买国产的
- 2010-10-14国内乳企“抢喝”洋奶源 伊利正在接洽并购
- 2008-09-22含泪喝"洋奶","国奶"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