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媒体关注 > 正文
福州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流浪儿的别样六一
www.fjsen.com 2012-05-31 10:46   来源:《海峡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训练室既是孩子们的康复训练房,也是游乐场

恩惠刚来不习惯,总爱哭,“哥哥”就把她搂在怀里安抚她

这里的孩子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会得到老师的表扬。相比语言,肢体动作更能让他们得到鼓励

这样的康复训练,对德仁来说,比游戏还好玩

习惯这里的生活之后,中心就是快乐的大家庭

N本报记者 张伟 林丹 实习生 蓝宝兰 文/图

本报讯 午休时间到了。9岁的德仁还在走廊上跑来跑去,不肯进宿舍。

林霭嫦的港腔普通话传来:“德仁,你去哪里?”“我要找妈妈。”“妈妈在哪里?”“妈妈不要我了。”“他有轻度自闭。可能就因为这个,被家里人丢掉了。”林霭嫦说。

福州金山的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内,住着15个德仁这样的孩子,他们都曾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大部分孩子的真实名字都无从得知。德仁、德望、恩惠……这些名字都是送来后才由工作人员帮忙起的。

从去年8月开始,中心跟香港丰收慈善基金会合作了“流浪未成年人帮教”项目。50岁的林霭嫦和36岁的冯思杰就是基金会派来的义工。如今,他们有了新的称呼:“妈妈”和“哥哥”。

宿舍墙壁上的哆啦A梦、粉红色的窗帘点缀着喜羊羊……“我们希望这些布置,能让孩子们彻底忘记流浪的可怕记忆。”林霭嫦说。“彻底忘记”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中心里的孩子,都曾有很深的心灵创痛。义工给每个孩子都建了档案,比如德仁就有一份“特别事故记录”,可以细致到看见他“点头沉思,追打人,安静后又闭目流泪”。

生活上,这些孩子也享受着从未有过的待遇,除了各类课程,还有专门的“茶点”和“水果”时间。不过,昨天上午,潮潮没吃“茶点”,这是对他“打人”的惩罚。这个14岁的四川孩子,因为父亲动不动就揍他,一怒之下出走了。“我以前跟大哥混的。”潮潮脸上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3个月前,友友因为相同的原因来到中心,现在已经完全变了副模样,他叹了口气,很“大人”地跟潮潮说:“不要再出去混了,早晚要被抓起来的。”

这里的15个孩子,中心会全力联系他们的家人,尽量让他们重新回归家庭。如果实在没办法,在这里待到16周岁,他们就要被送到福利院。原定的合作计划,在今年7月份到期。“妈妈”和“哥哥”已经向香港方面申请,希望能继续留下来。当务之急,他们要筹备一场六一节的联欢会,让这些孩子在属于自己的节日里,好好地疯一疯、闹一闹。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