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树,高高地伸向蓝天,撑起了满树绿荫;有一面旗,轻轻地飘在医院,拂动着满面春风;有一朵花,静静地开在花圃,散发着满园馨香。杨晓俭,她就是那一株大树,那一面旌旗,那一朵奇葩。送桥中心卫生院这名儿科医生,20多年来从医作风,坚持求真、求效、求信,对儿科专业身入、心入、情入,在湖西乡镇及周边地区名播远近,深受好评。被市卫生局评为百佳医护工作者,被高邮市表彰为“群众满意十佳站所标兵”,被扬州市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面向患儿的健康蓝天,她信奉的是执着。她一是株参天大树,撑起了满树绿荫。
从1990年她踏入儿科岗位的第一天起,她的敬业爱岗就根植于她的刻苦钻研,虚心求教;伴随着她的积极进修,业务飞跃;展示着她的发挥才干,精业老到。多少年来,她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精确的诊断率接待一切患儿,呵护患儿一切。由于她的即时诊治,患儿转危为安,由于她的准确诊断、治疗,和苏北人民医院诊治一样,患儿家长头脑中的偌大的问号被拉直成为醒目的惊叹。天山镇的一个6岁小孩患病毒性脑炎,从诊断到住院治疗,患儿家长一直在犹豫、疑惑、担忧。杨医生查房看病时送去母亲般的关爱,也送去对家长生活上的关心和心灵上的安慰。患儿康复出院结账时,仅用600元,家长十分高兴,硬要给一个红包,杨医生谢绝了。十多年后,那个小孩顺利升学,家长特地给杨医生送来喜糖,杨医生也很感动,像这样的患儿及家长,她早忘了,可是乡亲永远记住了这位杨医生。是的,情缘自于爱,医生的真情能结缘患儿一生。
如今,在送桥中心卫生院,每天找杨晓俭看病的常有大几十个到上百号。她常常提早上班,中午拖班,轮流上备班、随叫随到。上白班时,她不说闲话,不喝水,不打电话,不上厕所,一心一意扑在患儿的身上。夜以继日、超常负荷的工作,使人到中年的她患上了神经衰弱、痔疮、颈椎病等。2007年7月,经常发作的痔疮做了手术,当天夜里,医院总值班让她去看一个急诊患儿。丈夫舍不得,劝她不要去,她边下床边说:“医院的电话就像部队的集合号,它一响就得去,我是医生,这是我的责任。”
面对繁杂的医患关系,她坚守的是和谐。她是一面映日的旌旗,飘拂满面春风。
医患携手,共建和谐。这是共识与愿景。在杨晓俭多年如一日的从医轨迹上,迭印着她与患者及其家属的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印记。其浓缩的要义自然是她的认真和细致。面对小儿科这个“哑”科,她多询问,多观察,多分析,搜集一点一滴的患儿信息,捕捉一点一滴的病情变化,把握患儿家长一点一滴的情绪脉动,过细工作,体贴入微,关爱有加。患儿家长没有想到但可能发生的问题,她一一作了交代;病人看病的钱不够、甚至回家的路费也没有,她主动先垫上;患儿住院费不足,不问认识的不认识的,她愿意为他们担保。但是,她这样用心、用情、用智为患儿服务的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有时也会遇到不同一般的人、不同凡响的事,使人不解,让人纠结,令人困惑。
好几年前,有一位残疾人带着他的小孩来看常见病,杨医生从认真询问、检查、诊断,开了处方,细致地作了交代。过了一天,那位残疾人又来找杨医生,要求将已拆包的冲剂药退掉,杨医生说不好退,那人不高兴走了。近年,那人的第二个小孩患了苯丙酮尿症,治疗这种病花费大、时间长、效果慢,患儿父亲满腹牢骚。对此,杨医生每次检查时,都帮右手残疾的他为小孩脱衣服、穿衣服,像孩子的长辈。那位残疾人被杨医生的真诚、热情、细致感动了。从此,他会主动同杨医生打招呼,临走时都会说声“谢谢”。这让人感到,繁忙的医院里,正涌动着扑面的春风。
面临亲人的突发病伤,她情注的是患儿。她是一朵鲜艳的奇葩,散发着满园馨香。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亲人患病,家人焦灼。2007年9月,杨晓俭的老母在省人民医院进行大手术。作为医生的杨晓俭这时守候在母亲的身边最应该、最合适、最给力。这时,她却犯愁了,儿科唯一的同事急需作人工流产术,是关掉门诊在南京照顾母亲,还是回到送桥为病人服务?她想到守望在送桥中心卫生院门诊前患儿那自然流露的痛苦,病房中患儿家长那焦急期待的眼光,患儿康复后那温馨欣喜的笑脸。于是,杨医生在母亲术后的第二天就忍痛和母亲道别,母亲当时还住在重症监护室,鼻腔里插着三根管子,腹部插了两根管子,老母微微睁开眼、看看女儿,又闭上了眼。杨晓俭看着术后仍病危的老母,想到40年前是母亲背着患霍乱已病危的自己、急行十多里去求医 。这时女儿却要回医院上班,妈妈呀,女儿真对不起你,一向坚强的她,眼泪禁不住往下流。
2008年4月,丈夫因车祸在上级医院进行手术治疗,3天后杨晓俭将丈夫转到送桥中心卫生院,为的是每天给七八十个患儿看病。40天后,她的丈夫因外伤导致肠梗阻,她请专家来送桥医院手术,术中松懈多梗阻肠管束带,并切除一段30厘米的肠管,术后3天杨晓俭的身影就出现在儿科的岗位,她心里惦记的依然是那些患儿。
为了方便病人和患儿,每年春节她都值班,十多年来没能回老家和公婆欢度春节。家人理解她,是这名送桥中心卫生院的儿科骨干的敬业爱岗、精通业务、无私奉献,让许多曾经愁眉不展的家庭重新有了欢乐,让不少遭受病痛的患儿重新展露了笑颜,让一些生命垂危的孩子重新扬起了人生风帆。有一年正月初三,一个三个月大的婴儿来院急诊,病情特别危重,她随本院派出的救护车,护送病儿到苏北人民医院抢救。途中,病儿呼吸停止,心跳微弱。杨医生一边嘱咐护士用呼吸兴奋剂,一边不停地为病儿人工呼吸。一路急驰,一路抢救,终于及时赶到苏北人民医院,一个鲜活的小生命得救了,而杨医生却因劳累瘫倒了。
她是患儿及其家长的“贴心人”,是当地群众健康的“守护神”,是新农村传承文明的好乡亲。在卫生花圃里,人们感悟到,她抖擞出博大爱心,为民风情和为范引领,正化为一种柔情人不觉,春风浓透月月红。
- 2011-12-08张水琴:她行走在岱衢洋上